搜索
首页 《和邢惇夫秋怀十首》 丝虫萦草纸,笔力挟风雨。

丝虫萦草纸,笔力挟风雨。

意思:丝虫围绕草纸,笔力挟着风雨。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和邢惇夫秋怀十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对一位古代名士谢公的赞扬和哀悼,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惋惜之情。 首联“谢公蕴风流,诗作鲍照语。”描绘了谢公的风流才情,他的诗作如同鲍照的诗句一样富有感染力。谢公,即谢灵运,是南朝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富有情感,被誉为山水诗派的开创者。 “丝虫萦草纸,笔力挟风雨。”这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谢公的诗才和笔力。丝虫萦草纸,描绘了文字如丝如虫般缠绕在纸上,生动地表现了文字的力量和影响力;笔力挟风雨,则形容笔触如风雨般激荡,表现出谢公的诗作具有强烈的情感和力量。 “万里投谏书,石交化豺虎。”这一句表达了谢公的忠诚和勇气。他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向皇帝进谏,即使面对豺狼虎豹般的敌人也毫不退缩。 “世方用贤髦,先成泉下土。”这一句则表达了对谢公早逝的惋惜和对世道的不满。当时社会上的人才被埋没,而谢公这样的人才已经离开了人世,令人痛心。 整首诗通过对谢公的赞美和哀悼,表达了对才情和忠诚的敬仰,以及对世道的不满和惋惜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谢公诗歌艺术的赞赏和对他的怀念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谢公蕴风流,诗作鲍照语。
丝虫萦草纸,笔力挟风雨。
万里投谏书,石交化豺虎。
世方用贤髦,先成泉下土。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关键词解释

  • 丝虫

    读音:sī chóng

    繁体字:絲蟲

    英语:filaria

    意思:(丝虫,丝虫)

    1.指蜘蛛。
    南朝·梁简文帝《楚妃叹》诗:“草萤飞夜户,丝虫绕秋壁。”

  • 笔力

    读音:bǐ lì

    繁体字:筆力

    英语:vigor of strokes in calligraphy or drawing

    意思:(笔力,笔力)

    1.字、画、文章在笔法上表现的气势和力

  • 草纸

    读音:cǎo zhǐ

    繁体字:草紙

    短语:卫生巾 废纸

    英语:toilet paper

    意思:(草纸,草纸)

    1.稿子;草稿。
    宋·黄庭坚《和

  • 纸笔

    引用解释

    1.纸和笔。书写用具。《周礼·考工记·筑氏》“筑氏为削” 郑玄 注“今之书刃” 唐 贾公彦 疏:“ 郑 云‘今之书刃’者: 汉 时 蔡伦 造纸, 蒙恬 造笔。古者未有纸笔,则以削刻字。至 汉 虽有纸笔,仍有书刃,是古之遗法也。”《后汉书·列女传·董祀妻》:“乞给纸笔,真草唯命。”《晋书·葛洪传》:“﹝ 葛洪 ﹞伐薪以贸纸笔,夜輒写书。

  • 风雨

    读音:fēng yǔ

    繁体字:風雨

    英语:wind and rain; the trials and hardships; wind an rain

    意思:(风雨,风雨)

    1.风和雨。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