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师钵袋终当付,叹息谁能共著鞭?
意思:先师钵袋最终要付,谁能共同著鞭叹息?
出自作者[宋]陆游的《戊午元日读书至夜分有感》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七十年来又四年,雨声灯影故依然》是一首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忧虑的诗。它描绘了时间的流逝,雨声灯影的永恒,以及世事的变迁。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他对过去的深深怀念,对未来的不确定,以及对知识和传统传承的忧虑。
首联“七十年来又四年,雨声灯影故依然”,诗人以时间的流逝为背景,表达了七十年的过去和四年的未来,而雨声灯影这些日常的事物却依然如故。这里诗人以平淡的笔触描绘出时间的无情流逝和事物的永恒不变,形成鲜明的对比,引发读者对时间的思考。
颔联“未收浮世风沤梦,尚了前生蠹简缘”,诗人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和对前生知识的珍视。浮世风沤梦,指的是世事的变幻无常,如同风中的泡沫梦一般短暂而虚无。诗人用此比喻世事的变迁,表达出对世事无常的深深感慨。尚了前生蠹简缘,则表达了对前生知识的珍视,诗人认为这些知识如同蠹简般珍贵,值得我们去珍藏和传承。
颈联“老学辛勤那有补,旧闻零落恐无传”,诗人表达了对知识传承的忧虑。老学辛勤那有补,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珍视和努力,但即使再辛勤的努力也无法挽回旧闻的零落和消逝。旧闻零落恐无传,则表达了诗人对传统知识消逝的担忧,担心这些宝贵的旧闻可能会因为种种原因而无法传承下去。
尾联“先师钵袋终当付,叹息谁能共著鞭?”,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无奈。先师钵袋终当付,表达了诗人对先师的尊重和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传承的期待。叹息谁能共著鞭,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感慨,他叹息现在的人是否能共同追求知识和进步。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忧虑的诗,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思考,对知识的珍视和传承的忧虑,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无奈。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