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巫山县汾州唐使君十八弟宴别,兼诸公携酒乐》 诸公不相弃,拥别惜光辉。

诸公不相弃,拥别惜光辉。

意思:大家不嫌弃,拥有别可惜光辉。

出自作者[唐]杜甫的《巫山县汾州唐使君十八弟宴别,兼诸公携酒乐》

全文赏析

这首诗《卧病巴东久,今年强作归。故人犹远谪,兹日倍多违。接宴身兼杖,听歌泪满衣。诸公不相弃,拥别惜光辉。》是作者在巴东卧病期间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故人远谪、离别惜别以及朋友相助的深深感慨。 首两句“卧病巴东久,今年强作归。”表达了作者在巴东卧病已久,今年勉强作归去的打算。这里的“强作归”实际上流露出作者对病体难愈的忧虑,只不过这种忧虑通过反语表达,给人以强烈的情感冲击。 “故人犹远谪,兹日倍多违。”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故人的关切之情。作者的朋友正在遭受着远谪的痛苦,而这种痛苦又与作者自身的离别之痛交织在一起,使得作者更加感受到人生的无常和无奈。 “接宴身兼杖,听歌泪满衣。”这两句描绘了作者与朋友们欢聚的场景,但因为朋友的离别,使得欢聚中充满了伤感。作者在接杯美酒、听歌之时,泪水却已满衣襟,这种情感的冲突和表达,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深沉而动人。 “诸公不相弃,拥别惜光辉。”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感激之情。朋友们没有因为作者的病体而离他而去,反而相聚在一起,珍惜这最后的时光。这种深情厚谊让作者感到无比的感激和珍惜。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卧病在床的场景和与朋友们欢聚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于离别、疾病和友情等人生问题的深深感慨。诗歌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卧病巴东久,今年强作归。
故人犹远谪,兹日倍多违。
接宴身兼杖,听歌泪满衣。
诸公不相弃,拥别惜光辉。
作者介绍 杜甫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关键词解释

  • 诸公

    读音:zhū gōng

    繁体字:諸公

    意思:(诸公,诸公)

    1.众公卿。
    《公羊传隐公五年》:“天子八佾,诸公六,诸侯四。诸公者何?诸侯者何?天子三公称公,王者之后称公,其余大国称侯。”

  • 光辉

    读音:guāng huī

    繁体字:光輝

    短语:光焰 光华 光明 亮光 光 光耀 辉

    英语:radiance

    意思:(光辉,光辉)
    亦作“光晖”。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