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菊潭王明府》 业成洙泗客,皓发著儒衣。

业成洙泗客,皓发著儒衣。

意思:大业成洙泗客,白头发穿着儒服。

出自作者[唐]司空曙的《送菊潭王明府》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业成洙泗客,皓发著儒衣。一与游人别,仍闻带印归。林多宛地古,云尽汉山稀。莫爱浔阳隐,嫌官计亦非。》是一首描绘诗人自身生活和情感的诗篇。 首句“业成洙泗客”,诗人以“洙泗客”自指,表达了他在洙泗之地(即儒家发源地)学业有成,以此为业。这句诗透露出诗人对儒家文化的热爱和追求。 “皓发著儒衣”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他已白发苍苍,但仍穿着儒家的衣袍,这表明他对儒学的执着和坚守。 “一与游人别,仍闻带印归”两句诗,诗人表达了与朋友分别的依依不舍之情,同时也暗示着诗人将带印返回,继续他的教育事业。 “林多宛地古,云尽汉山稀”描绘了诗人所在地的景色,树林古老,云雾散尽,汉山稀少,这似乎也象征着诗人的生活环境既古老又静谧,适合他安居乐业。 最后两句“莫爱浔阳隐,嫌官计亦非”,诗人提醒自己不要贪恋隐居生活,而嫌弃官场的计谋也不对。这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淡然态度,更突显了他对儒学事业的坚守和执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生活、情感和态度,表达了他对儒学的热爱和执着,同时也展现了他的高尚品质和淡泊名利的态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业成洙泗客,皓发著儒衣。
一与游人别,仍闻带印归。
林多宛地古,云尽汉山稀。
莫爱浔阳隐,嫌官计亦非。
作者介绍
司空曙,唐朝人(约公元七六六年前后在世)字文初,或作文初。(唐才子传作文明。此从新唐书)广平(今河北省广平县)人,约唐代宗大历初前后在世。大历年间进士,磊落有奇才,与李约为至交。大历十才子之一同时期作家:卢纶,钱起,韩翃。

关键词解释

  • 皓发

    读音:hào fà

    繁体字:皓發

    解释:1.白发。谓年老。

    详细释义:白发。后汉书?卷七十六?循吏传?刘宠传:『山阴县有五六老叟,?疵拣┓?自若邪山谷闲出。』西游记?第二十六回:『只见那丹崖

  • 洙泗

    读音:zhū sì

    繁体字:洙泗

    意思:洙水和泗水。古时二水自今山东省·泗水县北合流而下,至曲阜北,又分为二水,洙水在北,泗水在南。
    春秋时属鲁国地。
    孔子在洙·泗之间聚徒讲学。
    《礼记檀弓

  • 儒衣

    读音:rú yī

    繁体字:儒衣

    意思:
    1.犹儒服。
    《后汉书儒林传论》:“其服儒衣,称先王,游庠序,聚横塾者,盖布之于邦域矣。”
    唐·杜甫《送杨六判官使西蕃》诗:“儒衣山鸟怪,汉节野童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