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李果州》 想见束晨装,沙头震鼍鼓。

想见束晨装,沙头震鼍鼓。

意思:想象一束晨装,沙头震鼍鼓。

出自作者[宋]刘宰的《送李果州》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诗情画意的古诗,它描绘了寒食节时节的春分和人们的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首先,诗的首句“一年春分处,寒食一百五”,直接点明了时间,描绘了寒食节这个特定的时节。寒食节是古代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通常在清明节前一二日,在这一天要禁烟火,只吃冷食,所以也称为“寒食”。而“春分”则是春分节气的简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冬春季节的过渡和交接。这两句诗将寒食节和春分节气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更迭。 接着,“想见束晨装,沙头震鼍鼓”这两句诗描绘了寒食节清晨的景象。诗人想象人们准备着晨装,等待着鼓声的响起。这里的“束晨装”指的是早晨准备好的装束,而“沙头震鼍鼓”则是指人们在沙滩上敲响鼍鼓,鼍是一种鳄鱼类的动物,常被用作鼓材,因此“震鼍鼓”就是敲响鼍鼓,象征着节日的开始。这两句诗生动地描绘了寒食节清晨的热闹和欢快气氛。 最后,“儿童斗草走,春巷把花扶”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人们寒食节的活动。斗草是一种古代的娱乐游戏,人们在草地上比试草花的强壮和韧性;而把花则是指人们手持鲜花,在春巷中游荡,享受春天的气息。这两句诗将寒食节的欢乐和热闹表现得淋漓尽致。 整首诗通过对寒食节和春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春天的向往。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感慨,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所带来的思考和感悟。总的来说,这是一首富有诗情画意和哲理意味的古诗,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一年春分处,寒食一百五。
想见束晨装,沙头震鼍鼓。

关键词解释

  • 沙头

    读音:shā tóu

    繁体字:沙頭

    意思:(沙头,沙头)

    1.沙滩边;沙洲边。
    北周·庾信《春赋》:“树下流杯客,沙头渡水人。”
    南唐·冯延巳《临江仙》词:“隔江何处吹横笛?沙头惊起双禽

  • 晨装

    读音:chén zhuāng

    繁体字:晨裝

    意思:(晨装,晨装)
    清晨整治行装。
    唐·白居易《江南喜逢萧九彻因话长安旧游戏赠五十韵》:“离筵开夕宴,别骑促晨装。”
    唐·刘长卿《送顾长》诗:“晨装林月

  • 想见

    读音:xiǎng jiàn

    繁体字:想見

    英语:infer; gather

    意思:(想见,想见)
    推想而知。
    《史记孔子世家论》:“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
    宋·苏

  • 鼍鼓

    读音:tuó gǔ

    繁体字:鼉鼓

    意思:(鼍鼓,鼍鼓)

    1.用鼍皮蒙的鼓。其声亦如鼍鸣。
    《诗大雅灵臺》:“鼍鼓逢逢。”
    陆玑疏:“﹝鼍﹞其皮坚,可以冒鼓也。”
    唐·温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