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知县苏祕丞移英州》 府史知廉士,农桑学颂声。

府史知廉士,农桑学颂声。

意思:府史知道廉洁的人,农业学颂声。

出自作者[宋]李覯的《送知县苏祕丞移英州》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赞美的笔触,描绘了一位贤明的官员在南城治理地方时的作为。 首联“大邑曰南城,唯君治道行”,诗人以南城这个大邑为背景,赞扬了这位官员治理有方,道行高远。 颔联“何曾设鉤距,到底是聪明”,通过对比,表达了这位官员的智慧和明断。他没有像其他官员那样通过调查和调查来了解情况,而是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洞察一切。 颈联“鼎在神奸伏,鹰来鸟雀惊”,进一步描绘了这位官员的威严和公正。他像鼎一样,镇住了神奸之徒,使鸟雀惊恐,不敢妄动。 尾联“游刃非无地,抟风别有程。上心应寤寐,彝器待书名。”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官员的期望和祝愿。他希望这位官员能够像庖丁解牛一样游刃有余,像鹰一样抟风而上,取得更大的成就。同时,他也希望君王能够时刻警醒,关注这位官员的功绩,将他的名字铭刻在彝器之上。 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一位贤明官员的赞美和期望。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官员的要求和期望,以及诗人对公正、廉洁、智慧等价值观的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大邑曰南城,唯君治道行。
何曾设鉤距,到底是聪明。
鼎在神奸伏,鹰来鸟雀惊。
诈穷多自笑,刑重亦知平。
府史知廉士,农桑学颂声。
在官嗟不久,丕绩已垂成。
岭路当过庾,州图喜得英。
还人天与幸,弊俗日将清。
游刃非无地,抟风别有程。
上心应寤寐,彝器待书名。

关键词解释

  • 颂声

    读音:sòng shēng

    繁体字:頌聲

    意思:(颂声,颂声)
    歌颂赞美之声。
    《公羊传宣公十五年》:“什一者,天下之中正也。什一行而颂声作矣。”
    何休注:“颂声者,太平歌颂之声。帝王之高致也。”

  • 农桑

    读音:nóng sāng

    繁体字:農桑

    英语:farming and sericulture

    意思:(农桑,农桑)

    1.农耕与蚕桑。
    《汉书景帝纪》:“其令郡国务劝农桑

  • 府史

    读音:fǔ shǐ

    繁体字:府史

    意思:古时管理财货文书出纳的小吏。
    《周礼天官序官》:“府六人,史十有二人。”
    郑玄注:“府,治藏;史,掌书者。凡府、史,皆其官长所自辟除。”
    《仪礼士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