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闻葬日车千两,清酒绵中寄一悲。
意思:远远地听到下葬那天车一千两,清酒绵中寄一悲。
出自作者[宋]苏辙的《黄几道郎中同年挽词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回忆早年与朋友游嬉于淮阳的欢乐场景,感叹时光易逝,旧友已逝,清酒寄悲。
首联“早岁相从能几时,淮阳花发正游嬉”,直接点明作者与朋友早年相从(交往)的欢乐时光,时间就在淮阳花开的时节,那时大家尽情游嬉,欢乐无拘无束。淮阳在今河南淮阳,是作者早年游学的地方,也是他与朋友们相从交游的地方。花开的时节,正是朋友游嬉的好时光,作者用“相从”、“游嬉”来表现这段欢乐的时光,笔墨十分简淡。
颔联“鸣弓矍相人如堵,席地沧浪柳作帷”,生动描绘了当时宴会的场景。鸣弓的声音响彻整个矍相大殿,众人像一堵墙一样肃立不动。宴席设在沧浪之畔,以柳枝为帷。这一场景的描绘,既有对空间感的描绘,又有对时间感的暗示。“鸣弓”二字点题干中的“宴饮”,“矍相”指的是汉代宫殿名,此处借指宴饮之地。“人如堵”三字更是形象地描绘出众人肃穆恭敬的神态。而“席地”暗示着宴饮是在大地上举行,“沧浪”则暗示着宴饮的环境是在水边,这种环境的选择,一方面符合古人宴饮的传统选择,另一方面也暗示着当时宴饮的欢乐场景。
颈联“十载旧游真是梦,一时佳客尚存谁”,笔锋一转,点明诗人如今的境况。十年的时光如梦一般过去,如今再回忆起来,仿佛是梦境一般。而当时的朋友如今还剩下多少呢?这一联既表达了时光易逝的感慨,也表达了朋友凋零的伤感。
尾联“遥闻葬日车千两,清酒绵中寄一悲”,最后两句是对朋友离世的悲悼。听说朋友的葬日将近,作者不禁感到一阵悲痛,只能用清酒来寄托自己的哀思。这一句既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深怀念,又表达了对朋友离世的悲痛之情。
整首诗以回忆为主,通过对早年游学淮阳的欢乐场景的回忆,表达了时光易逝、旧友凋零的感慨,以及对朋友离世的悲痛之情。语言简淡自然,情感深沉真挚,是一首优秀的五言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