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读问月》 我读李白问月诗,乃知白也心太痴。

我读李白问月诗,乃知白也心太痴。

意思:我读李白问月诗,就知道白色的心太傻。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读问月》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李白问月诗的赏析,表达了对李白的敬仰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首段中,“我读李白问月诗,乃知白也心太痴”,通过阅读李白的问月诗,诗人感受到李白对月亮的痴迷和热爱,表达了对李白的高度评价。 “明月在上尔在下,月行岂独君相随”,诗人借月亮的升降比喻人生的起伏和命运的变迁,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 “白兔捣药亦何疗,常娥孤栖欲嫁谁”,诗人借白兔捣药、嫦娥孤栖的传说,表达了对人生孤独和无助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 “唯有长照金樽里,此言万世不可移”,诗人借酒浇愁,表达了对永恒和不变的思考,认为月亮的光芒可以长存于世,而人的情感和思想也可以被传承下来。 最后一段,“但能自醉月自落,夜夜如此谁复疑”,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态度,认为只要能够自我陶醉、自我享受,就可以度过美好的时光,而不需要过多地关注外界的变化和别人的评价。 整首诗情感深沉,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永恒的追求,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李白的敬仰和对人生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我读李白问月诗,乃知白也心太痴。
明月在上尔在下,月行岂独君相随。
白兔捣药亦何疗,常娥孤栖欲嫁谁。
古人今人被磨灭,休问有来都几时。
唯有长照金樽里,此言万世不可移。
但能自醉月自落,夜夜如此谁复疑。
一月二十二三日,半是风雨相乖离。
常愿晴明对以饮,耳边流水胜鸣丝。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李白

    读音:lǐ bái

    繁体字:李白

    短语:杜甫

    英语:li po

    详细释义:人名。(公元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家居四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