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彦居士席上赠歌者贾碧云》 一曲凌波去,红莲礼白莲。

一曲凌波去,红莲礼白莲。

意思:一个曲脚走,红莲礼白莲。

出自作者[近代]苏曼殊的《彦居士席上赠歌者贾碧云》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优美的画面,展现了一位凌波微步的美人,在红莲和白莲之间穿行,让人不禁想起江南的水乡风光和美景。诗中的语言简练流畅,意象生动鲜明,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感官享受。 首句“一曲凌波去”,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美人的步态比作凌波微步,展现出美人轻盈、优美的身姿。同时,“一曲”二字也暗示着美人在行走时的婀娜多姿,仿佛是在跳着一曲优美的舞蹈。 次句“红莲礼白莲”,则进一步描绘了美人所处的环境,红莲和白莲相互映衬,美人在其间穿行,构成了一幅优美的水乡画卷。同时,“礼”字也运用了拟人手法,将红莲拟人化为向着白莲行礼,更加突显了美人的尊贵和优雅。 第三句“江南谁得似”,以反问的语气表达了诗人对这位美人的赞美之情,认为在江南这样的美景之中,也没有人能够比得上这位美人的风姿。 最后一句“犹忆李龟年”,则运用了典故,借用了唐朝音乐家李龟年的名字,表达了诗人对这位美人的才华和风貌的赞颂。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通过对美人、红莲、白莲等意象的描绘,让人感受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和神秘。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美才兼备之人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一曲凌波去,红莲礼白莲。
江南谁得似,犹忆李龟年。
作者介绍 苏曼殊简介
苏曼殊(1884—1918),近代作家、诗人、翻译家,广东香山县(今广东省珠海市沥溪村)人。原名戬,字子谷,学名元瑛(亦作玄瑛),法名博经,法号曼殊,笔名印禅、苏湜。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生于日本横滨,父亲是广东茶商,母亲是日本人。

苏曼殊一生能诗擅画,通晓汉文、日文、英文、梵文等多种文字,可谓多才多艺,在诗歌、小说等多种领域皆取得了成就,后人将其著作编成《曼殊全集》(共5卷)。作为革新派的文学团体南社的重要成员,苏曼殊曾在《民报》、《新青年》等刊物上投稿,他的诗风“清艳明秀”,别具一格,在当时影响甚大。

关键词解释

  • 红莲

    读音:hóng lián

    繁体字:紅蓮

    意思:(红莲,红莲)

    1.红色荷花。
    南朝·梁元帝《采莲赋》:“紫茎兮文波,红莲兮芰荷。”
    唐·王维《山居即事》诗:“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 白莲

    读音:bái lián

    繁体字:白蓮

    意思:(白莲,白莲)

    1.白色的莲花。
    唐·白居易《与元微之书》:“红榴白莲,罗生池砌。”
    明·沈德符《野获编禨祥白鹿》:“嘉靖十二年,河南巡抚

  • 凌波

    读音:líng bō

    繁体字:凌波

    英语:ride the waves; walk over ripples

    意思:(参见凌波)

    1.在水上行走。
    汉·庄忌《哀时命》:“

  • 一曲

    读音:yī qǔ

    繁体字:一曲

    意思:I

    1.水流弯曲处。
    《诗魏风汾沮洳》:“彼汾一曲,言采其藚。”
    朱熹集传:“谓水曲流处。”
    唐·刘禹锡《送李尚书镇滑州》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