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仲夏归汉南园寄京邑耆旧》 扇枕北窗下,采芝南涧滨。

扇枕北窗下,采芝南涧滨。

意思:扇子在北窗下,采芝南涧滨。

出自作者[唐]孟浩然的《仲夏归汉南园寄京邑耆旧》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陶渊明的赞美,表达了他对陶渊明的敬仰之情。陶渊明是东晋末年的一位隐士,他一生都在田园中度过,追求着一种与世无争的生活。这首诗中,作者通过描绘陶渊明的形象,表达了他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首联“尝读高士传,最嘉陶征君。”作者通过阅读高士传记,对陶渊明产生了深深的敬仰之情。陶渊明被尊称为“陶征君”,这是对他隐士身份的最高赞誉。 颔联“日耽田园趣,自谓羲皇人。”这两句诗描绘了陶渊明在田园中生活的乐趣,他自认为是伏羲氏的后代,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颈联“予复何为者,栖栖徒问津。”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陶渊明的同情和感慨。作者也向往田园生活,但因为种种原因,他无法像陶渊明那样自由自在的生活。 接下来的几联,作者表达了自己对陶渊明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感慨。“中年废丘壑,上国旅风尘。”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在中年时期放弃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被迫在京城里奔波忙碌。“忠欲事明主,孝思侍老亲。”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明主的忠诚和对老人的孝顺。“归来当炎夏,耕稼不及春。”这两句诗描绘了陶渊明归隐后耕种的生活,虽然炎夏来临,但他的耕种成果已经无法与春天相比。“扇枕北窗下,采芝南涧滨。”这两句诗描绘了陶渊明在北窗下扇枕纳凉,在南涧采摘芝草的情景。 最后,“因声谢同列,吾慕颍阳真。”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陶渊明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赞美陶渊明的诗篇,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感慨。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作者对忠诚、孝顺、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尝读高士传,最嘉陶征君。
日耽田园趣,自谓羲皇人。
予复何为者,栖栖徒问津。
中年废丘壑,上国旅风尘。
忠欲事明主,孝思侍老亲。
归来当炎夏,耕稼不及春。
扇枕北窗下,采芝南涧滨。
因声谢同列,吾慕颍阳真。
作者介绍 孟浩然简介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关键词解释

  • 采芝

    读音:cǎi zhī

    繁体字:埰芝

    意思:(参见採芝)
    谓摘采芝草。古以芝草为神草,服之长生,故常以“采芝”指求仙或隐居。
    汉·张衡《思玄赋》:“留瀛洲而采芝兮,聊且以乎长生。”
    唐·陈子昂《感遇》

  • 扇枕

    读音:shān zhěn

    繁体字:扇枕

    意思:见“扇枕温席”。

    解释:1.见\"扇枕温席\"。

    造句:暂无

  • 下采

    读音:xià cǎi

    繁体字:下埰

    意思:下赌注。
    清·钮琇《觚賸续编义娘》:“偶遇博场,薛欲验妇语,遂入场下采,复获大胜,囊钱还家。”
    《红楼梦》第九二回:“冯紫英道:‘下采不下采?’詹光道:‘下采的。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