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聚亦非散,是則法眼觀。
意思:不是大家也不散,这是法眼观。
出自作者[宋]范成大的《衡嶽寺僧刺血法華經贊》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佛法的,表达了对佛法的敬仰和崇敬之情。
首先,诗中提到了佛手的真身,用紫金色的形象来描绘,给人一种庄重而神秘的感觉。佛手是佛教中的象征之一,代表着智慧和慈悲,同时也代表着佛法的无边无际和广大无垠。
接着,诗中又描述了佛法遍布十方世界,凝聚成为七帙书。这里的“七帙书”指的是佛教经典,代表着佛法的传承和弘扬。通过描述佛法遍布十方世界,诗人表达了对佛法的传播和影响的敬仰之情。
然后,诗中进一步描述了佛法的影响力,七帙书遍布河沙世界,佛陀震响诵说妙法。这里用河沙来形容佛法的影响范围广大无边,而佛陀震响诵说妙法则表达了佛法的力量和智慧。
最后,诗中表达了对佛法的理解,认为佛法既不是聚也不是散,而是通过法眼观察来领悟的。这里的“法眼”是佛教中的一种修行方法,通过观察事物的本质和真理来达到心灵的净化和觉悟。诗人通过这个描述,表达了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领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佛手的形象、佛法的传播和影响力、以及对佛法的理解和领悟,表达了对佛法的敬仰和崇敬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热爱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