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感遇·之五》 不知身所终。

不知身所终。

意思:不知道自己是一。

出自作者[唐]陈子昂的《感遇·之五》

全文赏析

这首诗《市人矜巧智》是一首描绘市井生活和人们虚荣心的诗。诗人通过市井人群的描绘,揭示了他们追求巧智、虚荣和夸饰的生活方式,却忽视了对生命的真正意义的追求。 首句“市人矜巧智,于道若童蒙”,诗人以市井人群的巧智和幼稚相对比,表达出他们对世俗智慧的追求和对真理的忽视。他们像儿童一样被蒙蔽,对大道一无所知,这反映了他们的无知和盲目。 “倾夺相夸侈,不知身所终”,进一步描绘了市井生活的浮华和虚荣。人们为了炫耀自己的财富和权力,不惜互相倾轧和争夺,完全忘记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这种描写揭示了市井生活的虚无和空虚。 接下来,“曷见玄真子,观世玉壶中。●【上穴下目】然遗天地,乘化入无穷。”诗人引导读者去寻找真正的智慧和生命的意义。他建议我们去看看玄真子,这位隐居山林、追求真理的人。通过观察世界如玉壶般纯洁无暇,我们或许能够领悟到超越世俗的智慧,遗世独立,随天地变化而变化,达到无穷的境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市井生活和人们的虚荣心,表达了对世俗智慧和夸饰生活的批判,以及对真理和生命意义的追求。诗人希望人们能够超越世俗的束缚,追求真正的智慧和生命的意义。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启示性,值得反复品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市人矜巧智。
于道若童蒙。
倾夺相夸侈。
不知身所终。
曷见玄真子。
观世玉壶中。
●【上穴下目】然遗天地。
乘化入无穷。
作者介绍 陈子昂简介
陈子昂(公元659~公元700),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人,唐代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

青少年时轻财好施,慷慨任侠,24岁举进士,以上书论政得到女皇武则天重视,授麟台正字。后升右拾遗,直言敢谏,曾因“逆党”反对武后而株连下狱。在26岁、36岁时两次从军边塞,对边防颇有些远见。38岁(圣历元年698)时,因父老解官回乡,不久父死。陈子昂居丧期间,权臣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段简罗织罪名,加以迫害,冤死狱中。其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感遇》38首,《蓟丘览古》7首和《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等。

关键词解释

  • 不知

    读音:拼音:bù zhī 五笔:gitd

    不知的解释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词语分解

    • 不的解释 不 ù 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