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丝不肯织宫鞋,花月仙人谪不来。
意思:可惜丝不肯织宫鞋,花个仙人罚不来。
出自作者[宋]华岳的《藕花》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惜丝”。丝是纺织原料,古代中国妇女以丝织为鞋履,是闺阁中的一种风尚。诗中以丝喻美人的纤手,表达了对美人之手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美人之珍贵。
首句“惜丝不肯织宫鞋,花月仙人谪不来”,直接点明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丝的珍视,同时也暗示了丝与美人的联系。这里用“花月仙人”来比喻美人,表达了美人的美丽和纯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人的向往和追求。
“河伯借泥封玉腕,风神翻流沃香腮”,这两句通过描绘美人纤手的形象,进一步表达了美人的美丽和珍贵。这里用“河伯借泥”来比喻美人的纤手白皙细腻,用“风神翻流”来形容美人的手部动作优美,表达了诗人对美人的赞美之情。
“无房不许蜂留宿,有盖尝令鹭自开”,这两句通过描绘美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进一步表达了美人的珍贵和美丽。这里用“无房”来比喻没有合适的场所让蜜蜂留宿,暗示了美人的珍贵;而“有盖”则让鹭鸟自开,则暗示了美人的美丽和纯洁。
最后,“何事冤仇结青女,一朝收拾付尘灰”,表达了诗人对美人命运的感慨和无奈。这里用“青女”来比喻命运之神,暗示了美人的命运不济;而“一朝收拾付尘灰”则表达了诗人对美人命运的无奈和惋惜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美人的形象和命运,表达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命运的无奈感慨。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美的赞美和对命运的感慨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古代中国闺阁文化中的一种独特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