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依韵和陈成伯著作史馆园会上作》 残腊岁华无柰感,半醺襟韵不盛情。

残腊岁华无柰感,半醺襟韵不盛情。

意思:腊月岁华不怎么感,半酒醉胸襟不盛情。

出自作者[宋]邵雍的《依韵和陈成伯著作史馆园会上作》

全文赏析

这首诗《竹绕长松松绕亭,令人到此骨毛清》是一首描绘自然环境和表达诗人内心感受的诗篇。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所处的环境是竹林环绕的长松之亭,这种环境让人感到清爽。 “梅梢带雪微微拆,水脉连冰湱湱鸣”这两句描绘了冬天的景象,梅花在雪中微微开放,水脉连着冰发出湱湱的声音,给人一种冬天的宁静和寒冷的感觉。 “残腊岁华无柰感,半醺襟韵不盛情”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岁末年初的感慨,也许是因为即将到来的新的一年,诗人感到有些感伤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最后两句“谁怜相国名空在,吾道何如必可行”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境况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思考。诗人可能是在感叹自己的名声已经不在,但是自己的道义和理想仍然存在,并且一定会得到实现。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和生活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自身境况的思考。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品读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竹绕长松松绕亭,令人到此骨毛清。
梅梢带雪微微拆,水脉连冰湱湱鸣。
残腊岁华无柰感,半醺襟韵不盛情。
谁怜相国名空在,吾道何如必可行。
作者介绍 邵雍简介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生于林县上杆庄(今河南林州市刘家街村邵康村,一说生于范阳,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少有志,喜刻苦读书并游历天下,并悟到“道在是矣”,而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

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邵雍30岁,游历河南,因将父母葬在伊水(河南境内南洛水支流)之上,遂而成为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定居洛阳,以教授为生。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关键词解释

  • 盛情

    读音:shèng qíng

    繁体字:盛情

    短语:敬意

    英语:(adj) bonhomie; munificence; great hospitality

    意思:深厚的情意。

  • 残腊

    读音:cán là

    繁体字:殘臘

    意思:(残腊,残腊)
    农历年底。
    唐·李频《湘口送友人》诗:“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
    宋·苏轼《与程正辅提刑书》之二三:“残腊只数日,感念聚散,不能无异

  • 岁华

    读音:suì huá

    繁体字:歲華

    意思:(岁华,岁华)

    1.时光,年华。
    南朝·梁·沈约《却东西门行》:“岁华委徂貌,年霜移暮髮。”
    后蜀·毛熙震《何满子》词:“寂寞芳菲暗度,岁华如箭

  • 无柰

    读音:wú nài

    繁体字:無柰

    意思:(无柰,无柰)
    见“无奈”。

    解释:1.见\"无奈\"。

    造句:暂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