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祁乐归河东》 天子不召见,挥鞭遂从戎。

天子不召见,挥鞭遂从戎。

意思:天子不召见,挥动马鞭就从军。

出自作者[唐]岑参的《送祁乐归河东》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诗人祁乐从军经历的诗,通过对祁乐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祁乐勇敢从军、不畏艰难的赞扬,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无奈和感慨。 首先,诗中通过对祁乐往年赴骊山献赋、天子不召见后挥鞭从戎的描述,展现了祁乐的坚韧和勇敢。接着,诗中描述了祁乐在从军过程中的艰难险阻,如前月还长安、囊中金已空,以及在火云屯的五月天行军,如同转蓬般艰难。这些描述生动地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艰难。 然而,诗中也表达了祁乐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绘画艺术的热爱。诗中描述了祁乐在闲暇时画出江上峰的情景,床头苍梧云、帘下天台松等山水画作,展现了祁乐的艺术才华和思乡之情。这些描绘为整首诗增添了丰富的情感和艺术气息。 最后,诗中通过对灞亭别、高歌披心胸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祁乐勇敢从军、不畏艰难的赞扬和对战争的无奈和感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友人的关心。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丰富,通过对祁乐从军经历的描绘,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艰难,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勇敢、坚韧和不畏艰难精神的赞扬和对家乡、友人的思念。这首诗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和艺术价值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祁乐后来秀,挺身出河东。
往年诣骊山,献赋温泉宫。
天子不召见,挥鞭遂从戎。
前月还长安,囊中金已空。
有时忽乘兴,画出江上峰。
床头苍梧云,帘下天台松。
忽如高堂上,飒飒生清风。
五月火云屯,气烧天地红。
鸟且不敢飞,子行如转蓬。
少华与首阳,隔河势争雄。
新月河上出,清光满关中。
置酒灞亭别,高歌披心胸。
君到故山时,为谢五老翁。
作者介绍 岑参简介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现存诗三百六十首。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有《岑参集》十卷,已佚。今有《岑嘉州集》七卷(或为八卷)行世。《全唐诗》编诗四卷。

关键词解释

  • 从戎

    读音:cóng róng

    繁体字:從戎

    短语:服役 入伍 应征 现役 参军

    英语:enlist

    意思:(从戎,从戎)
    投身军旅。
    三国·魏·曹植《杂

  • 召见

    读音:zhào jiàn

    繁体字:召見

    英语:call in

    意思:(召见,召见)

    1.君王或上司命臣民或下属来见面。
    《战国策秦策三》:“秦昭王召见,与语,大说之,拜

  • 天子

    读音:tiān zǐ

    繁体字:天子

    短语:王 帝王 君 君主 可汗 统治者 陛下 帝 沙皇 上 国王 当今 国君

    英语:a Son of Heaven

    意思: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