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方在田里,自比渭与莘。
意思:士正在田地里,近来对与萃。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刘莘老》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一位故友的三次相遇,以及他们之间的情感变化和人生经历的起伏。诗中以江陵、明光宫、云霄和江湖等景象为背景,展现了诗人的感受和思考。
首联“江陵昔相遇,幕府称上宾”,回忆了诗人与故友在江陵初次相遇的情景,当时故友在幕府中受到尊敬。“再见明光宫,峨冠挹搢绅”,描述了他们在明光宫的第二次相见,故友已经成为高官,形象庄重。
然而,“如今三见子,坎坷为逐臣”,第三次相见时,故友已经成为了被贬谪的官员,生活坎坷。这一对比体现了人生的无常和起伏。
接着,“朝游云霄间,欲分丞相茵。暮落江湖上,遂与屈子邻”,进一步描绘了故友从高官到被贬谪的变化。“了不见喜愠,子岂真可人”,表现了诗人对故友面对困境依然保持平和心态的赞叹。
“邂逅成一欢,醉语出天真”,描述了诗人与故友在相遇后的欢乐和真挚的交流。“士方在田里,自比渭与莘”,故友在田间劳作,自比渭水边的贤者和莘野的隐士。
最后,“出试乃大谬,刍狗难重陈。岁晚多霜露,归耕当及辰”,诗人感叹故友的遭遇如同被丢弃的祭品,难以重用。岁月已晚,霜露渐多,诗人劝诫故友应当及时归耕田园。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诗人与故友的三次相遇的描绘,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起伏,以及面对困境时的心态。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故友的关心和劝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