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翠旌诗》 且异文竿饰,非同翿舞名。

且异文竿饰,非同翿舞名。

意思:而且不同形式竿装饰,不是同翱舞蹈的名称。

出自作者[宋]欧阳修的《翠旌诗》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盛大郊仪的诗篇,通过对礼郊仪式的生动描绘,表现出庄重肃穆的气氛,以及和谐悦耳的音乐。 首句“盛礼郊仪肃,纯音帝乐清”直接点明了郊仪的庄重和音乐的纯净,奠定了整首诗的基调。接下来的几句诗,通过丰富的视觉和听觉描绘,展现了郊仪的壮观和音乐的优美。 “葳蕤飘翠羽,赫奕展华旌”这两句描绘了华丽的旗帜在风中飘扬的景象,表现出仪式的壮观和热烈。 “凤邸光交覆,鸾旗色共明”则进一步描绘了不同颜色的旗帜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 “缤纷拂葩盖,辉映杂緌缨”这两句描绘了华盖和冠缨在阳光下的闪烁和辉映,表现出仪式的华丽和庄重。 “竹宫歌毖祀,雅曲播遗声”则描绘了祭祀时演奏的音乐,表现出音乐的优雅和高贵。 整首诗通过对郊仪和音乐的生动描绘,表现出庄重、热烈、华丽、高贵的气氛,同时也表达了对古代礼仪的敬仰和赞美。整首诗的语言优美,用词考究,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古代礼仪的优美诗篇,通过对礼郊仪式的生动描绘,表现出庄重肃穆的气氛,以及和谐悦耳的音乐,同时也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敬仰和赞美。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盛礼郊仪肃,纯音帝乐清。
葳蕤飘翠羽,赫奕展华旌。
凤邸光交覆,鸾旗色共明。
缤纷拂葩盖,辉映杂緌缨。
且异文竿饰,非同翿舞名。
竹宫歌毖祀,雅曲播遗声。
作者介绍 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异文

    读音:yì wén

    繁体字:異文

    英语:VL

    意思:(异文,异文)

    1.指音乐中能触发和表现人们不同感情的不同音阶或调式。
    《礼记乐记》:“礼者,殊事合敬者也;乐者,异

  • 文竿

    读音:wén gān

    繁体字:文竿

    意思:以翠羽为饰之竿。
    《文选班固<西都赋>》:“揄文竿,出比目。”
    李善注:“文竿,竿以翠羽为文饰也。”
    明·刘基《白苎词》之一:“文竿迎风雉振羽,长袖

  • 饰非

    读音:shì fēi

    繁体字:飾非

    英语:to hide and gloss over one\'s faults

    意思:(饰非,饰非)
    粉饰掩盖错误。
    《庄子盗跖》:“强足以拒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