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发丹阳後寄徐元舆》 兴阑乘月归,及旦解行繂。

兴阑乘月归,及旦解行繂。

意思:兴阑乘着月光回家,等到天亮解开行繂。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发丹阳後寄徐元舆》

全文赏析

这首诗《别君忽五年,相望非一日》是一首表达离别与重逢感慨的诗。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已有五年,但思念之情却并非一日之间产生。在这五年中,他们虽然相望却不能相见,如同在梦中一般。如今重逢,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诗中的季节是春季,此时春意盎然,临水柳树茂密。诗人回忆起与友人一同饮酒游玩,船儿轻盈,足以容下他们的膝头。他们穿过竹林,汲取山中的清泉,烹煮清茶,感受短暂的清醒,这一切都让他们心情愉悦。兴致过后,他们乘着月色归家,黎明时分解下腰带。离别的感伤如同宿醉,让他们的思念都变得茫然无措。 这首诗的用词精细,描绘的画面生动有趣。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将离别的痛苦与重逢的喜悦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诗人也通过季节、景物等元素,将时间与空间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读来令人感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别君忽五年,相望非一日。
会合如梦寐,欣喜对形质。
是时春已仲,临水柳未密。
载酒相与游,轻舠劣容膝。
禅扃竹下过,乳井松间出。
烹茶觉暂醒,岸帻情弥逸。
兴阑乘月归,及旦解行繂。
离怀更宿酲,远想都如失。
作者介绍 邵雍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兴阑

    读音:xīng lán

    繁体字:興闌

    意思:(兴阑,兴阑)
    兴残,兴尽。
    唐·王维《从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教》诗:“杨子谈经所,淮王载酒过。兴阑啼鸟换,坐久落花多。”

    解释:1.

  • 乘月

    读音:chéng yuè

    繁体字:乘月

    意思:趁着月光。
    《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四时歌夏歌一》:“乘月采芙蓉,夜夜得莲子。”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诗:“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 行繂

    读音:xíng lǜ

    繁体字:行繂

    意思:指繫船的绳索。
    宋·梅尧臣《发丹阳后寄徐元舆》诗:“兴阑乘月归,及旦解行繂。”

    解释:1.指系船的绳索。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