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朱仙镇庙》 百战回戈地,中原左衽时。

百战回戈地,中原左衽时。

意思:百战回戈地,中原衣襟向左开时。

出自作者[明]李梦阳的《朱仙镇庙》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宋墓和岳宫为题材,通过对自然风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以及对民族命运的关切。 首句“宋墓莽岑寂,岳宫今在兹”描绘了墓地和庙宇的景象,表现出一种静寂和历史的厚重感。同时,也暗示了岳宫作为历史遗迹的地位和价值。 “风霜留桧柏,阴雨见旌旗”这句描绘了自然景象,风霜中的桧柏,阴雨中的旌旗,都带有历史的印记,象征着历史的沧桑和变迁。 “百战回戈地,中原左衽时”这两句诗直接触及到了历史的痛处,表达了对战争和民族灾难的反思。这里,“回戈地”暗喻战场的惨烈,“中原左衽时”则是对民族灾难的描绘,表达了对民族命运的关切。 “土人严伏腊,偏护向南枝”这两句诗则转向了对当地风俗的描绘,表现出一种人文关怀。在这里,诗人似乎在提醒我们,即使在历史的变迁中,一些基本的价值如尊重传统、重视亲情等依然存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风物、历史遗迹、战争灾难和风俗人情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以及对民族命运的关切。其语言简练,寓意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咏史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宋墓莽岑寂,岳宫今在兹。
风霜留桧柏,阴雨见旌旗。
百战回戈地,中原左衽时。
土人严伏腊,偏护向南枝。
作者介绍
李梦阳(1473年1月5日—1530年1月28日),字献吉,号空同,汉族,祖籍河南扶沟,出生于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后又还归故里,故《登科录》直书李梦阳为河南扶沟人。他善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李梦阳所倡导的文坛“复古”运动盛行了一个世纪,后为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为代表的“公安派”所替代。

关键词解释

  • 中原

    读音:zhōng yuán

    繁体字:中原

    英语:(n) the central plains of China

    意思:
    1.原野之中。
    《诗小雅小宛》:“中原有菽,庶民采之。”

  • 百战

    读音:bǎi zhàn

    繁体字:百戰

    意思:(百战,百战)
    多次作战。
    《吴子料敌》:“三军匈匈,欲前不能,欲去不敢,以半击倍,百战不怠。”
    《晋书索綝传》:“大小百战,綝手擒贼帅李羌。”

  • 回戈

    读音:huí gē

    繁体字:回戈

    解释:1.掉转兵戈;回师。多用以称颂王师赫赫之威。 2.犹倒戈。

    造句:

  • 地中

    读音:dì zhōng

    繁体字:地中

    意思:
    1.地平面以下;地面以下。
    《孟子滕文公下》:“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
    宋·沈括《梦溪笔谈杂志一》:“盖石油至多,生于地中无穷,不若松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