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旬虑十七韵呈同舍》 菊畦亲灌浸,茶器自涓涤。

菊畦亲灌浸,茶器自涓涤。

意思:菊畦亲灌溉,从涓洗茶具。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旬虑十七韵呈同舍》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府官在工作之余寻找片刻安宁的场景。他以细致的笔触描述了自己的日常生活,以及对安静、自由生活的向往。 首句“府官无旬休,虑问乃游息。”描述了府官忙碌的工作状态,无暇休息。“诏书禁从诣,不舍始朝食。”进一步展示了他的忙碌,甚至无暇用餐。 然后,他描绘了自己在闲暇时刻的生活状态,“缓带对藜羹,下箸免促迫。”这个画面展示了他的安逸和放松,与之前的忙碌形成鲜明对比。接下来的诗句进一步描绘了他的生活状态,如打扫门前、整理书房、灌溉菊花、清洗茶具等,这些细节展示了他的清雅和闲适。 “於时孟秋末,天晴色绀碧。林叶虽未零,风声已淅沥。”这些诗句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营造了一种宁静和萧瑟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中,他感受到了“神明还九藏,清气袭百脉。”的舒适和宁静。 诗中的“征夫解甲胄,疲马脱羁鞫。”描绘了征夫和马匹解除束缚,获得自由的场景,象征着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蜚鸟开樊笼,跳鱼出鼎鬲。”也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自由的热爱。 最后的“形骸尽我有,不复为物役。中非久安逸,幸得少顷适。”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慨,他虽然向往安逸和自由,但也明白这只是短暂的片刻舒适。 整首诗以府官的视角,描绘了他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寻找片刻安宁的场景,表达了他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理解。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府官无旬休,虑问乃游息。
诏书禁从诣,不舍始朝食。
缓带对藜羹,下箸免促迫。
门前吏卒散,却扫谢来客。
北轩有藤床,今晨始拂拭。
蓬发乱宜梳,霜髭间可摘。
开囊晒药物,发笥出书册。
菊畦亲灌浸,茶器自涓涤。
於时孟秋末,天晴色绀碧。
林叶虽未零,风声已淅沥。
神明还九藏,清气袭百脉。
征夫解甲胄,疲马脱羁鞫。
蜚鸟开樊笼,跳鱼出鼎鬲。
形骸尽我有,不复为物役。
中非久安逸,幸得少顷适。
讼庭止敲扑,咫尺异喧寂。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涓涤

    读音:juān dí

    繁体字:涓滌

    意思:(涓涤,涓涤)
    犹洗涤。
    宋·司马光《旬虑十七韵呈同舍》:“菊畦亲灌浸,茶器自涓涤。”

    解释:1.犹洗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