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喻人天果,尘为有漏因。
意思:界喻人天真,灰尘是有漏通过。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赠成都六祖沙弥文信颂》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尘和沙为比喻,探讨了世界的本质和人生的意义,充满了深刻的哲理。
“尘是文信,界是沙弥。”诗人在这里设定了尘和沙两个基础元素,将它们比作因果信和有漏因,即因果信仰和导致有为因果的因。这种设定为后续的讨论提供了基础。
“积尘成世界,析界作微尘。”这两句诗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尘的积累比喻为世界的形成,而将界的分析比喻为微尘的产生。这里隐含了物质和意识相互作用,构建了世界的观念。
“界喻人天果,尘为有漏因。”这里,界被比作人天果报,即人的天道果报,而尘被比作有漏因,即导致有为因果的因。这是对因果关系的一种深入理解。
“尘因因不实,界果果非真。”这两句诗强调了因果的真实性,同时也揭示了因果的虚幻性质。尘的因并不真实,而界的果报也并非真实。这似乎是在说,我们所认为的真实世界可能只是我们意识中的幻觉。
“因果皆如幻,堂堂出世人。”最后两句诗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强调了因果的虚幻性质以及人生的堂堂正正。这似乎是在说,我们应该超越因果的束缚,以一种超脱的态度面对人生。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尘和沙为比喻,探讨了世界的本质和人生的意义,强调了因果的虚幻性质以及人生的超越性。它以一种深入浅出的方式,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