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日卧疾恭上人来过不及见因以诗答》 溪上秋雾多,溪居晓寒入。

溪上秋雾多,溪居晓寒入。

意思:溪上秋雾多,溪流在拂晓寒入。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和日卧疾恭上人来过不及见因以诗答》

全文赏析

这首诗《溪上秋雾多,溪居晓寒入》以一种直接而真实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在江南水乡的生活体验,表达了他对当地气候的独特感受,同时也流露出对疾病的困扰和对健康状况的担忧。 首段描绘了溪边的秋雾浓重,早晨寒气逼人,呼吸之间就容易生病,甚至引发呕吐和腹泻。作者居住在江南,这片土地大多低洼潮湿,长期居住下来,气候对他来说并不适应,甚至让他感到难以适应。 接下来的段落中,作者病卧在床,已经有一旬之久,连冠带都拈涩不灵。他希望有人能来看看他,帮他解决病痛。然而,由于自己的身体状况不佳,他无法亲自去迎接客人,只能寄希望于未来能够恢复健康。 整首诗的情感真挚而深沉,通过描绘作者的生活环境和健康状况,表达了他对江南气候的独特感受和对健康问题的深深忧虑。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无奈和无助的情绪,让人感受到作者在困境中的挣扎和无奈。 此外,这首诗也展示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健康的珍视,即使在困境中,他也希望能够有人来关心和帮助他。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也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溪上秋雾多,溪居晓寒入。
呼吸遂生痾,呕泄不下粒。
素居江南地,大率皆卑湿。
久从吴土居,气候非所袭。
伏枕欲经旬,冠带拈已涩。
女奚特扣关,问疾提山笠。
我非金粟身,寄谢何暇揖。
屈性兹不能,他时冀来及。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