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游鼓山灵源洞》 朝鸡乱木鱼,晏日明金屋。

朝鸡乱木鱼,晏日明金屋。

意思:朝鸡乱木鱼,晚天明金屋。

出自作者[宋]蔡襄的《游鼓山灵源洞》

全文创作背景

蔡襄的《游鼓山灵源洞》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歌,通过描绘鼓山灵源洞的景色和氛围,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北宋时期(公元960-1127年),当时蔡襄担任福建路转运使,负责管理福建地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事务。在他的任职期间,他游览了福建的许多名胜古迹,其中包括鼓山灵源洞。鼓山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郊区,是一座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以其险峻的山峰、奇特的岩石和幽静的洞穴而闻名。灵源洞则是鼓山上的一个著名景点,因其清澈见底的泉水而得名。 赏析: 1. 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描绘手法,如“石壁削成千仞峭”、“泉声咽断寒猿啸”等,形象地展现了鼓山灵源洞的险峻和幽静。这些描绘手法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现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2. 诗中还运用了一些象征性的意象,如“云根”、“石髓”等,以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使得诗歌具有了更深刻的哲理意味。 3. 整首诗歌以自然景观为主线,通过对鼓山灵源洞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仰之情。这种情感贯穿于诗歌始终,使得诗歌具有了强烈的感染力。 4. 从形式上看,这首诗采用了七言绝句的形式,结构紧凑,意境深远。同时,诗歌的语言优美,音韵和谐,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总之,蔡襄的《游鼓山灵源洞》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优秀诗歌,通过对鼓山灵源洞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仰之情。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为后世留下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郡楼瞻东方,岚光莹人目。
乘舟逐早潮,十里登南麓。
云深翳前路,树暗迷幽谷。
朝鸡乱木鱼,晏日明金屋。
灵泉注石窦,清吹出篁竹。
飞毫划峭壁,势力勿惊触。
扪萝跻上峰,大空延眺瞩。
孤青浮海山,长白挂天瀑。
况逢肥遯人,性尚自幽独。
西景复向城,淹留未云足。
作者介绍 蔡襄简介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汉族,北宋福建路兴化军仙游县慈孝里赤湖蕉溪(今福建省仙游县枫亭镇九社青泽亭)人。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

天圣八年(1030年),蔡襄登进士第,先后任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出任福建路转运使,知泉州、福州、开封和杭州府事。治平四年(1067年),蔡襄逝世。累赠少师,谥号“忠惠”。

蔡襄为官正直,所到之处皆有政绩。就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万安桥(洛阳桥);就任福州知府时,去处民间巫蛊的危害;在建州就任福建路转运使(省长)时,倡植福州市至漳州府七百里驿道松;在园林艺术上,君谟主持制作武夷茶“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而《荔枝谱》则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蔡襄工于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晏日

    读音:yàn rì

    繁体字:晏日

    意思:晴天。
    《墨子天志上》:“焉而晏日焉而得罪,将恶避逃之?”孙诒让间诂:“晏者,清也,明也。”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所谓气者,当调饮食,择晏日,车步广志,以适筋

  • 金屋

    读音:jīn wū

    繁体字:金屋

    英语:Kanaya (in Japan, 135°15\'E 34°04\'N)

    意思:华美之屋。
    南朝·梁·柳恽《长门怨》诗:“无复金屋念,岂照长门心。”

  • 木鱼

    读音:mù yú

    繁体字:木魚

    英语:wooden fish

    意思:(木鱼,木鱼)

    1.佛教法器。相传佛家谓鱼昼夜不合目,故刻木像鱼形,用以警戒僧众应昼夜忘寐而思道。有两种:一为圆状鱼

  • 朝鸡

    读音:cháo jī

    繁体字:朝雞

    意思:(朝鸡,朝鸡)
    早晨报晓的雄鸡。
    宋·袁文《瓮牖闲评》卷五:“朝鸡者,鸣得绝早,盖以警入朝之人,故谓之朝鸡。”
    金·王若虚《滹南诗话》:“欧公寄常秩诗云:‘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