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西江近事最销魂,啼断竹林猿。
意思:对西江近事最销魂,林猿啼断竹。
出自作者[清]陈维崧的《客有言西江近事者感而赋此》
全文赏析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闻知赣州城陷,爱人被掳北去的事。上片写闻知赣州失守,爱人被掳的痛苦。起首两句,即点出近事最销魂,是最伤心的事。“啼断”两句,以猿的悲啼,引出词人的伤心,意谓由于所爱被掳,心如刀割,痛断肝肠。“叹灌婴”三句,用典。“灌婴城”即赣州城,章、贡二水抱城而流,故云章江门外。玉碎珠残,喻爱人被掳,如同玉碎珠残,损失惨重。“争拥”两句,描述爱人被掳北去。生还,即生还之望。何时能生还,则不可知,故云何日遂生还?爱人被掳,词人禁不住要吟咏诗句,故云寂寞词人句。“南浦”两句,再点词旨。南浦、西山,即分别之地。别时心绪如此难堪,即此便可见矣。下片写对爱人的思念及自己的痛苦。“谁向”三句,设想在北廷对君王试鼓《别鹄离鸾》之曲,使君王动容的情况。意谓此曲恐怕未曾歌唱,便惨动了君王之颜。“只小姑”两句,用黄鹤楼事。小姑,指小孤山;彭郎,即彭浪矶,在小孤山对面。此喻爱人去后仅自己一人,对小孤山流浪得久了。此两句一方面写自己的孤独,另一方面则表现对爱人的思念。“终古是”三句,以景语作结,含蓄有力。银涛雪浪,雾鬓风鬟,写波涛之汹涌,与爱人别离之久。此三句一语双关,既写祖国河山之美,又借以表达对爱人的思念,并抒发对祖国河山遭敌人蹂躏的悲愤之情,蕴含深远。全词悲壮苍凉,慷慨激昂,用典恰当贴切,表现了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切和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