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寒食二首》 燔山无觅之推处,谁道斯人羡四蛇。

燔山无觅之推处,谁道斯人羡四蛇。

意思:烧山没有找他处,谁说这样的人羡慕四蛇。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寒食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社日》,它是一首七言古诗,通过对社日农村风物的描绘,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和谐,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首句“历历晓风传庙鼓,曈曈霁日上窗纱”,描绘了早晨的景象,微风习习,传来了庙鼓声声,雨过天晴,太阳初升,霞光洒在窗纱上。这两句为读者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农村清晨图景,为全诗定下了欢快明朗的基调。 “孙同鱼队忙观社”到“谁道斯人羡四蛇”这几句,诗人通过对村民们忙着观看社日、在家守护家园的描述,生动地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和谐与宁静。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已是湿灰并槁木,不知榆火与杨花”这两句,诗人通过描绘社日的祭祀活动结束后的景象,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淡然处之,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怀。 最后两句“燔山无觅之推处,谁道斯人羡四蛇”中,“燔山”指的是焚烧山野以求神灵保佑的祭祀活动,“四蛇”则象征权力与地位。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平凡生活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权力的淡然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社日农村风物的描绘,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和谐,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比喻,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历历晓风传庙鼓,曈曈霁日上窗纱。
孙同鱼队忙观社,翁入鸡窠且守家。
已是湿灰并槁木,不知榆火与杨花。
燔山无觅之推处,谁道斯人羡四蛇。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斯人

    读音:sī rén

    繁体字:斯人

    意思:
    1.此人。
    《论语雍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唐·杜甫《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诗:“斯人已云亡,草圣秘难得。”
    明·刘基《郁离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