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魏校书兼呈曹使君》 村店酒旗沽竹叶,野桥梅雨泊芦花。

村店酒旗沽竹叶,野桥梅雨泊芦花。

意思:村店买竹叶酒旗,野桥梅雨在芦花。

出自作者[唐]罗隐的《送魏校书兼呈曹使君》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作者通过描述自己因战乱而颠沛流离的生活,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忧虑。 首句“乱离无计驻生涯”,直接点明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战乱频仍,使得作者无法安稳地度过一生。这句诗奠定了全诗的基调,表达了作者对那个动荡时代的深深忧虑。 “又事东游惜岁华”一句,表达了作者因年华老去,无法安享晚年,而只能无奈地离开故乡,四处漂泊的悲凉情感。 “村店酒旗沽竹叶,野桥梅雨泊芦花”这两句描绘了作者在乡村小店买酒,在桥上冒着梅雨欣赏芦花的情景,这种情景既体现了作者的漂泊生活,也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雠书发迹官虽屈,负米安亲路不赊”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和希望早日与亲人团聚的愿望。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官场的不满,认为自己的才华无法得到充分的施展。 最后两句“应见使君论世旧,扫门重得向曹家”,表达了作者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提携,同时也表达了对曹家的敬意和向其求助的愿望。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自己生活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忧虑,同时也表达了对当前社会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盼。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七言古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乱离无计驻生涯,又事东游惜岁华。
村店酒旗沽竹叶,野桥梅雨泊芦花。
雠书发迹官虽屈,负米安亲路不赊。
应见使君论世旧,扫门重得向曹家。
作者介绍 罗隐简介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

关键词解释

  • 芦花

    读音:lú huā

    繁体字:蘆花

    英语:reed catkins

    意思:(芦花,芦花)

    1.芦絮。芦苇花轴上密生的白毛。
    隋·江总《赠贺左丞萧舍人》诗:“芦花霜外白,枫叶

  • 梅雨

    读音:méi yǔ

    繁体字:梅雨

    英语:plum rains

    意思:指初夏产生在江·淮流域持续较长的阴雨天气。因时值梅子黄熟,故亦称黄梅天。此季节空气长期潮湿,器物易霉,故又称霉雨。
    《太平

  • 竹叶

    读音:zhú yè

    繁体字:竹葉

    英语:bamboo leaves

    意思:(竹叶,竹叶)

    1.竹的叶子。
    《晋书后妃传上胡贵嫔》:“宫人乃取竹叶插户,以盐汁洒地,而引

  • 村店

    读音:cūn diàn

    繁体字:村店

    意思:
    1.乡村旅店。
    唐·欧阳詹《晨装行》:“村店月西出,山林鹎鵊声。”
    元·张可久《塞鸿秋道情》套曲:“冰坚夜半踰天堑,月寒晓起离村店,一身行路难,两鬓

  • 酒旗

    读音:jiǔ qí

    繁体字:酒旗

    英语:A wine flag.

    意思:
    1.星座名。在轩辕星南。
    晋·葛洪《抱朴子酒诫》:“盖闻昊天表酒旗之宿,坤灵挺空桑之化。”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