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是尊罍狼藉去。
意思:通常这尊彝狼藉离开。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减字木兰花·中秋多雨》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中秋多雨。常是尊罍狼藉去。今夜云开。须道姮娥得得来。不知云外。还有清光同此会。笛在层楼。声彻摩围顶上头。》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中秋之夜为背景,通过描绘这个特殊夜晚的景象和情感,表达了深深的情感和哲理。
首句“中秋多雨。常是尊罍狼藉去。”描绘了中秋之夜的多雨特点,使得酒器常常被雨水打湿,狼藉不堪。这里诗人通过描绘环境的恶劣,暗示了人们在这个夜晚可能无法享受应有的欢乐。
“今夜云开。须道姮娥得得来。”在这一句中,诗人期待着雨过天晴,嫦娥能够出现,带来一轮明月,象征着希望的到来。这里诗人运用了神话传说中的嫦娥,增加了诗歌的神秘感和美感。
“不知云外。还有清光同此会。”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中秋之夜的期待和祝愿,希望在这个夜晚,不仅仅是在樽罍狼藉之中,还有清光共此一聚。这里诗人通过清光这一意象,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笛在层楼。声彻摩围顶上头。”最后两句描绘了中秋之夜的音乐场景,笛声在层楼上响起,穿透摩围山顶,传到每一个角落。这里诗人通过音乐和山景的描绘,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中秋之夜的景象和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对希望的期待和祝愿。同时,诗歌中也充满了对自然现象的描绘和思考,使得整首诗更加丰富和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