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减字木兰花·中秋多雨》 常是尊罍狼藉去。

常是尊罍狼藉去。

意思:通常这尊彝狼藉离开。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减字木兰花·中秋多雨》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中秋多雨。常是尊罍狼藉去。今夜云开。须道姮娥得得来。不知云外。还有清光同此会。笛在层楼。声彻摩围顶上头。》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中秋之夜为背景,通过描绘这个特殊夜晚的景象和情感,表达了深深的情感和哲理。 首句“中秋多雨。常是尊罍狼藉去。”描绘了中秋之夜的多雨特点,使得酒器常常被雨水打湿,狼藉不堪。这里诗人通过描绘环境的恶劣,暗示了人们在这个夜晚可能无法享受应有的欢乐。 “今夜云开。须道姮娥得得来。”在这一句中,诗人期待着雨过天晴,嫦娥能够出现,带来一轮明月,象征着希望的到来。这里诗人运用了神话传说中的嫦娥,增加了诗歌的神秘感和美感。 “不知云外。还有清光同此会。”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中秋之夜的期待和祝愿,希望在这个夜晚,不仅仅是在樽罍狼藉之中,还有清光共此一聚。这里诗人通过清光这一意象,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笛在层楼。声彻摩围顶上头。”最后两句描绘了中秋之夜的音乐场景,笛声在层楼上响起,穿透摩围山顶,传到每一个角落。这里诗人通过音乐和山景的描绘,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中秋之夜的景象和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对希望的期待和祝愿。同时,诗歌中也充满了对自然现象的描绘和思考,使得整首诗更加丰富和多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中秋多雨。
常是尊罍狼藉去。
今夜云开。
须道姮娥得得来。
不知云外。
还有清光同此会。
笛在层楼。
声彻摩围顶上头。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关键词解释

  • 狼藉

    读音:láng jí

    繁体字:狼藉

    英语:in disorder; scattered about in a mess

    意思:
    1.纵横散乱貌。
    《史记滑稽列传》:“日暮酒阑,合

  • 尊罍

    引用解释

    泛指酒器。 宋 周邦彦 《红罗袄·秋悲》词:“念取东壚,尊罍虽近;採花南浦,蜂蝶须知。”

    读音:zūn léi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