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游万里,独对青松。
意思:厌倦了离家万里,只有对青松。
出自作者[宋]张炎的《瑶台聚八仙/新雁过妆楼》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作者的情感。
首先,诗的开头“春树江东。吟正远、清气竟入崆峒。”就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以春天的树木和江水为背景,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接着,“清气竟入崆峒”,这里的“清气”可以理解为春天的清新气息,而“竟”字则表达了这种气息的强烈和无处不在。最后,“问余栖处,只在缥缈山中。”这里,“缥缈山”可能指的是诗人的隐居之地,给人一种神秘而美丽的感觉。
接下来的诗句“此去山中何所有,芰荷制了集芙蓉。且扶筇。倦游万里,独对青松。”描绘了山中不同的景色和作者的生活状态。芰荷和芙蓉在这里象征着夏季的生机和美丽,而青松则代表了坚韧和永恒。接着,“且扶筇”中的“筇”是一种手杖,这里用作动词,表示作者正在拄着手杖行走。而“倦游万里,独对青松”则表达了作者对孤独和静谧的向往。
然后,“行藏也须在我,笑晋人为菊,出岫方浓。”这里,“行藏”可以理解为人生的进退取舍,而“菊”在这里象征着隐逸和高洁。“出岫”则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自然的向往。
最后,“淡然无心,古意且许谁同。飞符夜深润物,自呼起苍龙雨太空。”这里的“飞符”和“苍龙”都是中国传统的神话形象,象征着自然的力量。“淡然无心”表达了作者对超脱世俗的追求,“古意”则表达了对传统的尊重。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孤独、隐逸和传统的向往和追求。同时,它也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情怀,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