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西还至散关答乔补阙知之》 云山方浩然。

云山方浩然。

意思:云山方浩然。

出自作者[唐]陈子昂的《西还至散关答乔补阙知之》

全文赏析

这首诗《葳蕤苍梧凤》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生命的起伏和人生的无常,表达了对生命和命运的深深思考。 首先,诗中描绘了苍梧之凤的形象,它葳蕤而高贵,嘹唳的蝉声与之相应,展现出一种高雅而孤独的氛围。这种形象象征着生命的辉煌和孤独,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 接着,诗中表达了对生命和命运的无奈和感慨。诗人感叹自己的羽翰(即翅膀)本非匹,无法与他人结交,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命运不可抗拒的无奈。同时,诗人也回忆了自己曾经与胡马相伴,但最终只能独自面对戎旃(即战马),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在诗中,诗人也表达了对功业和荣誉的淡泊之情。他曾经在云台之上,但如今却只能将玉佩捐出,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无奈。同时,他也感叹南归之日仍要北戍边,表达了对战争和苦难的无奈和感慨。 最后,诗人通过想象自己穿越代水、巴江等险阻,望见秦川等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他感叹蜀门自兹始,云山方浩然,表达了对人生和命运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整首诗情感深沉而真挚,语言优美而富有哲理,是一首值得一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葳蕤苍梧凤。
嘹唳白露蝉。
羽翰本非匹。
结交何独全。
昔君事胡马。
余得奉戎旃。
携手向沙塞。
关河缅幽燕。
芳岁几阳止。
白日屡徂迁。
功业云台薄。
平生玉佩捐。
叹此南归日。
犹闻北戍边。
代水不可涉。
巴江亦潺●【缓去丝加三点水】。
揽衣度函谷。
衔涕望秦川。
蜀门自兹始。
云山方浩然。
作者介绍 陈子昂简介
陈子昂(公元659~公元700),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人,唐代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

青少年时轻财好施,慷慨任侠,24岁举进士,以上书论政得到女皇武则天重视,授麟台正字。后升右拾遗,直言敢谏,曾因“逆党”反对武后而株连下狱。在26岁、36岁时两次从军边塞,对边防颇有些远见。38岁(圣历元年698)时,因父老解官回乡,不久父死。陈子昂居丧期间,权臣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段简罗织罪名,加以迫害,冤死狱中。其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感遇》38首,《蓟丘览古》7首和《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等。

关键词解释

  • 云山

    读音:yún shān

    繁体字:雲山

    意思:(云山,云山)

    1.云和山。
    南朝·梁·吴均《同柳吴兴乌亭集送柳舍人》诗:“云山离晻暧,花雾共依霏。”
    唐·王昌龄《过华阴》诗:“云起太华山,

  • 浩然

    读音:hào rán

    繁体字:浩然

    英语:great

    意思:
    1.水盛大貌。
    《法苑珠林》卷八二引南朝·齐·王琰《冥祥记》:“时积雨大水,懿前望浩然,不知何处为浅,可得揭蹑。”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