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广东漕李实夫四首》 千里长城手,如何在广州。

千里长城手,如何在广州。

意思:千里长城手,如何在广州。

出自作者[宋]戴复古的《广东漕李实夫四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千里长城手,如何在广州。
共谈天下事,莫上斗南楼。
瘦露封侯骨,忠怀报国秋。
丁宁北来雁,边信怕沉浮。》是一首表达爱国情怀的诗。它描绘了一位在广州的“千里长城手”,他不仅在地理位置上身处千里之外,也在精神上远离了那些追求个人利益和安逸的生活方式。他与他人共同谈论天下大事,但他的目光却超越了斗南楼的高度,追求更高的境界。 首联“千里长城手,如何在广州。”长城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是抵御外敌、保卫家园的象征,这里以“千里长城手”来比喻诗人自己,表明他有着保卫国家、守护家园的决心和勇气。而“如何在广州”则表达了他身处异乡、心系故土的情怀。 颔联“共谈天下事,莫上斗南楼。”诗人表达了他对国家大事的关心,愿意与他人共同探讨,而不仅仅是局限于个人的小圈子。斗南楼是广州的一处名胜,但诗人选择远离这种表面的繁华,追求更高更远的目标。 颈联“瘦露封侯骨,忠怀报国秋。”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的身形和志向。他有着封侯的骨气,愿意以忠诚和报国的志向来实现自己的价值。这里既表达了他的个人形象,也体现了他的爱国情怀。 尾联“丁宁北来雁,边信怕沉浮。”诗人担心北来的大雁带不来边疆的消息,表明他对边疆战事的关心,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消息可能被掩盖或误解的担忧。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和追求更高目标的决心。他身处异地,却心系故土,愿意为国家大事付出努力,同时也对可能出现的困难和挑战保持警惕。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千里长城手,如何在广州。
共谈天下事,莫上斗南楼。
瘦露封侯骨,忠怀报国秋。
丁宁北来雁,边信怕沉浮。
作者介绍
戴复古(1167年-1248年后),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

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解释

  • 长城

    读音:cháng chéng

    繁体字:長城

    短语:万里长城

    英语:the Great Wall

    意思:(长城,长城)

    1.供防御用的绵亘不绝的城墻。

  • 千里

    读音:qiān lǐ

    繁体字:千裏

    英语:a thousand li; a long distance or a vast expanse

    意思:指路途遥远或面积广阔。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 广州

    读音:guǎng zhōu

    繁体字:廣州

    造句:

  • 何在

    读音:hé zài

    繁体字:何在

    英语:wherein

    意思:
    1.在何处,在哪里。
    唐·杜甫《哀江头》诗:“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唐·韩愈《左迁至蓝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