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庵,书诵偈。
意思:不出庵,书读诵此偈。
出自作者[宋]陈与义的《研铭》
全文赏析
这首诗《无住庵,老居士》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通过描述一位老居士的生活和经历,表达了对人生和价值的深刻思考。
首先,诗中提到的“无住庵”可能象征着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境界,而“老居士”则可能代表着一位有着丰富人生经验和智慧的人。
“紫玉池,娱晚岁。”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宁静、安详的环境,可能代表着老居士晚年的生活状态。
“不出庵,书诵偈。”这句诗表达了老居士的淡泊名利、专心修行的精神。他不出世,而是选择在庵中诵经修行,这体现了他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
“谁使之,践朝市。”这句诗表达了对人生价值的思考。有人可能会认为,如果一个人能够步入仕途,掌握权力,那么他的人生价值就得到了实现。然而,这首诗却表达了不同的看法,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入承明,司帝制。”这句诗描绘了另一种人生道路,即进入朝廷,掌握帝国的制度。然而,这并不是一种值得追求的人生价值,反而可能是一种陷阱和束缚。
“如眢井,久不治。”这句诗表达了对权力、地位的反思,认为它们就像一口枯井,已经失去了原有的价值。
“百尺泉,来莫冀。”这句诗表达了对财富和名利的淡泊,认为它们就像百尺之深的泉水,虽然美丽,但却无法得到。
“古之人,轻百计。”这句诗强调了古人轻视名利的心态,认为这是值得学习的。
“惟出处,不敢易。”这句诗表达了对人生出处的坚持和执着,认为只有正确的出处才是值得追求的。
最后,“嗟已晚,觉非是”表达了对过去的反思和遗憾,认为自己已经错过了正确的选择。而“勒斯铭,戒后世。”则是对后世的警示和告诫。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述一位老居士的生活和经历,表达了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和反思。它强调了正确的出处、淡泊名利、专心修行的重要性,并对后世提出了警示和告诫。这首诗具有很高的哲理价值和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