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荆溪夜泊》 点点渔灯照浪清,水烟疏碧月胧明。

点点渔灯照浪清,水烟疏碧月胧明。

意思:点点渔灯照浪清,水烟疏碧月朦胧微明。

出自作者[唐]李九龄的《荆溪夜泊》

全文赏析

这首诗《点点渔灯照浪清,水烟疏碧月胧明。小滩惊起鸳鸯处,一双采莲船过声。》是一首描绘夜晚采莲场景的优美诗篇。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赏析: 首先,诗人通过描绘渔灯、水烟、月胧明等景象,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夜晚采莲图。渔灯点点,照亮了清澈的水面,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和浪漫色彩。水烟疏碧,则描绘了水面上轻烟飘渺的景象,与明亮的渔灯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月胧明则进一步强调了夜晚的静谧和朦胧之美。 诗人通过鸳鸯被惊起这一细节,生动地描绘出采莲船的动静之声。小滩惊起鸳鸯处,一双采莲船过声,这句诗将采莲的场景与声音相结合,使得画面更加立体和生动。同时,诗人也巧妙地运用了双关的手法,一双采莲船过声,既指实际的声音,又象征着采莲人双双对对的美好寓意。 此外,诗人通过采莲船的形象,进一步描绘出采莲人的活动。小滩惊起鸳鸯处,一双采莲船过声,暗示着采莲人正在水面上忙碌着,他们或许是在采摘莲子,或许是在互相嬉戏,或许是在唱着欢快的歌曲。这些细节都为读者展现出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采莲场景。 整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细节,展现了采莲人的勤劳和浪漫情怀。同时,诗人也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双关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更加富有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浪漫色彩,让人在欣赏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点点渔灯照浪清,水烟疏碧月胧明。
小滩惊起鸳鸯处,一双采莲船过声。

关键词解释

  • 渔灯

    引用解释

    渔船上的灯火。 唐 皮日休 《钓侣》诗之二:“烟浪溅篷寒不睡,更将枯蚌点渔灯。” 宋 柳永 《安公子》词:“认去程将近,舟子相呼,遥指渔灯一点。” 清 陆藻 《七月宿近华浦》诗:“暝色忽苍凉,渔灯出芦菼。” 郁达夫 《沉沦》八:“他在海边上走了一会,看看远岸的渔灯,同鬼火似的在那里招引他。”

    读音:

  • 碧月

    读音:bì yuè

    繁体字:碧月

    意思:清澈的月亮。
    明·吴承恩《移竹寺中得诗》之六:“碧月入帘深,红尘闭门远。”

    造句:”碧月珠教学生却是毫无保留。据谢碧月讲,

  • 水烟

    读音:shuǐ yān

    繁体字:水煙

    英语:shredded tobacco for water pipes

    意思:(水烟,水烟)

    1.水上的烟霭。
    南朝·梁简文帝《登烽

  • 点点

    读音:diǎn diǎn

    繁体字:點點

    英语:point

    意思:(点点,点点)

    1.小而多。
    北周·庾信《晚秋》诗:“可怜数行雁,点点远空排。”
    唐·皮日休

  • 清水

    读音:qīng shuǐ

    繁体字:清水

    短语:饮用水 自来水 枯水 淡水 海水 蒸馏水 矿泉水 雨水 冷却水 死水 盐水 软水 烛泪 雪水

    英语:rinsing

  • 胧明

    读音:lóng míng

    繁体字:朧明

    意思:(胧明,胧明)
    微明。
    唐·元稹《嘉陵驿》诗之一:“仍对墙南满山树,野花撩乱月胧明。”
    宋·范成大《菩萨蛮》词:“丝雨日胧明,柳梢红未晴。”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