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枯棕》 交横集斧斤,凋丧先蒲柳。

交横集斧斤,凋丧先蒲柳。

意思:交流集斧子,丧失先蒲柳。

出自作者[唐]杜甫的《枯棕》

全文赏析

鹤曰:上元二年,蜀有段子璋之变,故诗云“伤时苦军乏。”《广志》:棕一名栟榈,状如蒲葵,有叶无枝。陈藏器《本草》:其皮作绳,入水千年不烂。

  蜀门多棕榈①,高者十八九。其皮割剥甚②,虽众亦易朽。徒布如云叶③,..青青岁寒后④。交横集斧斤⑤,凋丧先蒲柳⑥。

  (枯棕,伤民困于重敛也。首叙棕枯之故。棕本耐寒,但为斧斤所剥,故先蒲柳而凋零耳。)。

  ①《南都赋》:“其木则栟榈,结根竦本,垂条婢媛。”②陈琳檄:“割剥元元。”③卢湛云:“叶不云布,华不星烛。”④《抱朴子》:“扬青于岁寒之后。”⑤韩安国《几赋》:“荷斧斤,援葛虆。”⑥《北史》:韦世康与子书曰:“耄虽未及,壮年已谢,霜早楸梧,风走蒲柳。”《世说》:顾悦之发早白,帝问其故,对曰:“松柏之姿,经霜犹茂;蒲柳之质,望秋先零。”《说文》:“杨柳即蒲。”

  伤时苦军乏①,一物官尽取。嗟尔江汉人,生成复何有。有同桔棕木,使我沉叹久。死者即已休,生者何自守。

  (此见枯棕而念生民。军兴赋重,剥民等于剥棕,此嗟叹本意。江汉,指巴蜀,生成,谓物。生死,比人。)

  ①《齐·高帝纪》:时军容寡阙,乃编棕皮为马具。

  啾啾黄雀啄①。侧见寒蓬走②。念尔形影干③,摧残没藜莠④。

  (一结语多感慨。雀啄棕毛,飘如蓬走,究竟形销影灭,埋没藜莠耳。此章前二段各八句,末段四句收。)

  ①《吴越春秋》:螳螂捕蝉,不知黄雀之在其后。②何逊诗:“严野散寒蓬。”③李密《陈情表》:“形影相吊。”④《前汉·郊祀志》:嘉禾不生,而蓬蒿藜莠茂焉。卢元昌曰:公《为王阆州进论》一表,其中云:敕天下征收赦文,减省军用外,诸色杂赋名目,损之又损,剑南诸州,困而复振矣。《枯棕》一章,即是此意。

  诗中咏物之作,有就本题作结者,如此章是也。有借客意作结者,如《病橘》、《枯柟》是也。可悟诗家擒纵之法。
-----------仇兆鳌 《杜诗详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蜀门多棕榈,高者十八九。
其皮割剥甚,虽众亦易朽。
徒布如云叶,青黄岁寒后。
交横集斧斤,凋丧先蒲柳。
伤时苦军乏,一物官尽取。
嗟尔江汉人,生成复何有。
有同枯棕木,使我沈叹久。
死者即已休,生者何自守。
啾啾黄雀啅,侧见寒蓬走。
念尔形影干,摧残没藜莠。
作者介绍 杜甫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关键词解释

  • 横集

    读音:héng jí

    繁体字:橫集

    意思:(横集,横集)
    纵横交集。
    《汉书中山靖王刘胜传》:“今臣心结日久,每闻幼眇之声,不知涕泣之横集也。”
    《三国志魏志公孙瓒传》“绍遣将攻之,连年不能拔

  • 斧斤

    读音:fǔ jīn

    繁体字:斧斤

    英语:axe

    意思:亦作“斧釿”。

    1.泛指各种斧子。
    《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北齐·

  • 蒲柳

    读音:pú liǔ

    繁体字:蒲柳

    英语:big catkin willow

    意思:
    1.即水杨。一种入秋就凋零的树木。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

  • 交横

    读音:jiāo héng

    繁体字:交橫

    意思:(交横,交横)
    纵横交错。
    《楚辞九辨》:“叶菸邑而无色兮,枝烦挐而交横。”
    南朝·宋·鲍照《舞鹤赋》:“轻蹟凌乱,浮影交横。”
    郭沫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