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瑞鹤仙·暮霞红映沼》 漏声催,门外霜清风细,月色今宵最好。

漏声催,门外霜清风细,月色今宵最好。

意思:漏声催,门外霜清风细,月光今晚最好。

出自作者[宋]徐理的《瑞鹤仙·暮霞红映沼》

全文赏析

这首诗《暮霞红映沼》是一首描绘秋日景象,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的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赏析这首诗: 首先,诗的开头“暮霞红映沼。恨柳枝疏瘦,不禁风搅。”描绘了一幅暮霞映照池塘的景象,而“恨柳枝疏瘦”则表达了作者对柳枝在风中摇曳的疏瘦之恨。这里,作者巧妙地借景抒情,将暮霞与柳枝相结合,表达了对逝去的时光的怀念之情。 “投林数归鸟。更枯茎敲荻,糁红堆蓼。”这几句描绘了作者在暮色中看到投林中的鸟儿归巢,枯茎敲荻花,红蓼堆积的景象。这里,作者运用了生动的细节描写,将秋日的傍晚描绘得十分生动。 “江寒浪小。雁来多、音书苦少。”这几句表达了作者对远方的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江寒浪小,雁来音书却苦少,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 “试看尽,水边红叶,不见有诗流到。”这里作者再次表达了对逝去的时光的怀念之情,水边红叶虽美,却不见有诗流到,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无奈。 接下来,“烦恼。凭阑人去,枕水亭空,路遥天杳。”这几句表达了作者对离别之苦的感叹,凭栏人去,枕水亭空,路遥天杳,表达了离别之苦和思念之情。 “情深恨渺。无计诉与伊道。”这里表达了作者对情人的深深思念和无法传达的心声。 最后,“漏声催,门外霜清风细,月色今宵最好。怎割舍,美景良时,等闲睡了。”这几句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无法割舍的情感。门外霜清风细,月色今宵最好,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夜晚的欣赏和不舍之情。 整首诗以秋日景象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逝去的时光和离别的痛苦的深深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时光和情感的割舍之难的情感。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暮霞红映沼。
恨柳枝疏瘦,不禁风搅。
投林数归鸟。
更枯茎敲荻,糁红堆蓼。
江寒浪小。
雁来多、音书苦少。
试看尽,水边红叶,不见有诗流到。
烦恼。
凭阑人去,枕水亭空,路遥天杳。
情深恨渺。
无计诉与伊道。
漏声催,门外霜清风细,月色今宵最好。
怎割舍,美景良时,等闲睡了。

关键词解释

  • 今宵

    读音:jīn xiāo

    繁体字:今宵

    意思:今夜。
    南朝·陈徐陵《走笔戏书应令》诗:“今宵花烛泪,非是夜迎人。”
    唐·雍陶《宿嘉陵驿》诗:“今宵难作刀州梦,月色江声共一楼。”

  • 月色

    读音:yuè sè

    繁体字:月色

    英语:moonlight

    意思:
    1.月光。
    唐·李华《吊古战场文》:“日光寒兮草短,月色苦兮霜白。”
    宋·陈师道《寒夜有怀晁无斁》

  • 清风

    读音:qīng fēng

    繁体字:清風

    英语:fresh wind

    意思:(清风,清风)

    1.清微的风;清凉的风。
    《诗大雅烝民》:“吉甫作诵,穆如清风。”

  • 漏声

    引用解释

    铜壶滴漏之声。 唐 杜甫 《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 宋 苏轼 《寒食夜》诗:“漏声透入碧窗纱,人静鞦韆影半斜。” 清 谭嗣同 《和仙槎除夕感怀》之四:“有约闻鷄同起舞,灯前转恨漏声迟。”

    读音:lòu shēng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