擢干方数尺,幽姿已苍然。
意思:提升干几尺见方,幽姿已苍然。
出自作者[唐]韦应物的《郡斋移杉》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植物的诗,通过对一株生长在山寺旁的树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欣赏和感慨。
首句“擢干方数尺,幽姿已苍然”,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出这株刚刚长成、枝干才数尺高的树木,虽然身姿尚幼,但已经展现出一种高雅的姿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里的“幽姿”一词,既描绘了树木的静谧姿态,也暗示了它生长在幽静的山寺之中,给人一种远离尘世、超然物外的感受。
“结根西山寺,来植郡斋前”,进一步描述了这株树的生长环境。它最初在西山寺中生长,后来被移植到郡斋前,也就是诗人的居所旁边。这样的经历使得这株树不仅具有自然的美,还带有一些人文的气息,更显其独特。
“新含野露气,稍静高窗眠”,这两句描绘了这株树的形态和气质。它刚刚从野外的露气中吸收了水分和养分,显得新鲜而充满生机;而在高窗之前,它静静地站立,仿佛在思考着什么,给人一种沉静、内敛的感觉。这里的“新含”、“稍静”等词,都表现了这株树的生机和内敛。
“虽为赏心遇,岂有岩中缘”,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慨。这株树虽然给诗人带来了赏心悦目的感受,但它与岩中的树木不同,它已经适应了山寺的环境,很难再回到岩中生长。这里的“虽为赏心遇”表达了诗人对这株树的欣赏和喜爱,“岂有岩中缘”则表达了它的特殊性和局限性。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一株山寺旁的树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欣赏和感慨。诗人通过对这株树的生长环境、形态气质和特殊性的描绘,展现了自己对生命的独特理解和感悟。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以及对生命多样性的欣赏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