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文岂论居三上,赋分由来本下中。
意思:校文怎么评论在三上,赋分由来本下中。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依韵和胡舍人见唁》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诗,诗人通过对西垣阁老的文章、辞章、学识、人品等多方面的赞美,表达了对阁老的敬仰之情。
首联“西垣阁老号文雄,辞体能兼两汉风”,诗人以简练的语言描述了阁老的文采风采。西垣阁老被赞为文雄,说明他在文学领域的卓越成就和影响力。而“辞体能兼两汉风”,则是指阁老的辞章风格兼具两汉之风,既有古朴典雅的一面,又有清新自然的一面,展现出阁老深厚的文学功底和艺术造诣。
颔联“绛帐旧生虽授学,灞陵归将已无功”,诗人通过对比的方式进一步赞美阁老。绛帐旧生是指阁老的弟子,他们从阁老那里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然而,即使这些弟子们学有所成,但阁老对他们的培养和影响是无法估量的。而“灞陵归将已无功”则表达了阁老的离去将使这些弟子们失去一位重要的导师,也暗示了阁老的离去对整个文学界的影响。
颈联“校文岂论居三上,赋分由来本下中”,诗人描述了阁老在文学领域的贡献和地位。校文是指阁老在文学领域的创作和研究工作,他多次担任这一职务,为文学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赋分则是指对文学作品的评价和鉴赏,阁老的评价向来客观公正,他的评价标准也是基于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和研究。因此,“赋分由来本下中”表达了阁老的文学评价向来中肯恰当。
尾联“不恨早朝秋雨急,犹陪鸳鹭大明宫”,诗人以浪漫的笔法表达了对阁老的赞美和敬仰之情。秋雨急象征着离别,但诗人并不感到遗憾,因为即使阁老离去,他仍然陪伴着那些像鸳鹭一样的官员们在大明宫中。这表达了诗人对阁老的敬仰之情和对他的感激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练优美,情感真挚深沉,通过对西垣阁老的赞美和敬仰之情,展现了阁老在文学领域的卓越成就和影响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文学的热爱和对导师的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