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先秋肃,轩窗映月深。
意思:天地在秋季肃,轩窗映月深。
出自作者[唐]刘得仁的《夏日即事》
全文赏析
这首诗《到晓改诗句,四邻嫌苦吟。中宵横北斗,夏木隐栖禽。天地先秋肃,轩窗映月深。幽庭多此景,惟恐曙光侵。》是一首描绘诗人深夜苦吟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夜晚的景象,以及诗人沉浸在诗歌创作中的情景。
首联“到晓改诗句,四邻嫌苦吟。中宵横北斗,夏木隐栖禽。”描绘了诗人彻夜苦吟的情景。诗人直到天亮还在修改诗句,以至于四邻都开始抱怨他的苦吟声。夜深人静,北斗星在夜空中闪烁,夏天的树木隐约看到有鸟儿栖息。这些细节描绘出深夜的寂静和诗人的专注。
颔联“天地先秋肃,轩窗映月深。”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肃杀之气,以及月光下的轩窗景象。这两句诗不仅点明了季节(秋天),也暗示了诗人的心情(肃穆、深沉)。月光透过轩窗洒在室内,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
颈联“幽庭多此景,惟恐曙光侵。”描绘了诗人在幽静的庭院中沉浸在诗歌创作中的情景。庭院中充满了诗人的作品(此景),唯恐曙光的到来会打破这份宁静。这里再次强调了夜晚的寂静和诗人的专注。
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夜苦吟的情景,同时也传达出一种深沉、孤独而坚韧的精神。这种精神在诗歌创作中是非常重要的,它鼓励人们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坚持不懈,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此外,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在秋天的夜晚,诗人感受到了自然的肃杀之气和深邃之美。这种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也反映在诗人的作品中,使得他的诗歌具有了更深层次的意义和价值。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诗人深夜苦吟的佳作,它以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精神世界和自然的美妙之处。这首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具有深刻的哲学意义,值得一读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