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轩蔽赤日,对卧醒百虑。
意思:当轩遮蔽赤日,对睡觉醒来百虑。
出自作者[宋]曾巩的《桐树》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桐树的诗,以桐树的生长、繁茂、衰落过程,寓言了人生的起伏变迁,寄托了深切的感慨和哀思。
开头两句“弃地瓦砾间,兹桐偶谁树。”描绘了桐树被遗弃在荒废的土地上,却偶然在瓦砾间生根发芽,展现了生命的顽强与坚韧。
“忆见拥西墙,俄成划烟雾。”诗人回忆起曾经这棵桐树依偎在西墙,不久就长得枝繁叶茂,高耸入云,像划破烟雾一般。
“得时花弃鲜,照影清泉助。”桐树在适当的时节开花,花朵鲜艳无比,清泉映照出它的倒影,增添了它的美丽。
“当轩蔽赤日,对卧醒百虑。”桐树长得高大,遮蔽了炎炎烈日,诗人对着它躺下,心中的忧虑都被唤醒。
然后诗人表达了对桐树弱小的惋惜,“惜哉禀受弱,妄使鸾凰顾。”,虽然桐树吸引了凤凰的目光,却因为自身的弱小,难以承受凤凰的栖息。
“商声动犹微,秀色触已沮。”秋风吹过,桐叶微微摇动,美丽的色泽已经开始黯淡。
“低摧乱繁条,逼迫畏清露。”桐树的枝条低垂,混乱繁复,被清露压迫,显露出畏惧。
“暄晴幸未阕,飘落傥可拒。”幸好天晴未尽,飘落的叶子也许可以抗拒。
“噫号冲飙回,激射阴霰聚。”呼啸的狂风吹回,激烈地喷射着阴冷的霰雪。
最后“此势复可言,瞪视空薄暮。”这种形势难以言说,诗人瞪大眼睛看着,直到夜幕降临。
整首诗以桐树为题材,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入的思考,展现了生命的荣枯盛衰,寄托了人生的感慨和哀思。诗人的笔触深情而悲怆,对自然和生命充满了敬畏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