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

意思:自从做了俘虏,我因为在忧虑伤痛的折磨中过日子而腰肢减瘦、鬓发斑白。

出自作者[唐]李煜的《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全文赏析

【注释】:

  1.四十年:南唐自建国至李煜作此词,为38年.此处四十年为虚数.
  2.凤阁:别作\"凤阙\".凤阁龙楼指帝王能够居所.霄汉:天河.
  3.玉树琼枝:别作琼枝玉树\",形容树的美好.烟萝:形容树枝叶繁茂,如同笼罩着雾气.
  4.识干戈:经历战争.识,别作\"惯\".干戈:武器.此处指代战争.
  5.沈腰潘鬓:沈指沈约,曾有\"革带常应移孔...以此推算,岂能支久\"之语.后用沈腰指代人日渐消瘦.潘指潘岳,曾有诗云:余春秋三十二,始见二毛\".后以潘鬓指代中年白发.
  6.辞:离开.庙:宗庙,古代帝王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
  7.犹奏:别作\"独奏\"
  8.垂泪:别作\"挥泪\".
  鉴赏
  这是李煜降宋之际的词作. 上片写南唐曾有的繁华.建国四十余年,国土三千里地.居住的楼阁高耸入云霄,庭内花繁树茂.这片繁荣的土地,几曾经历过战乱的侵扰.几句话,看似只是平平无奇的写实,但却饱含了多少对故国的自豪与留恋.几曾识干戈,更抒发了多少自责与悔恨. 下片写国破.\"一旦\"二字承上片\"几曾\"之句意,笔锋一叠,而悔恨之意更甚.终有一天国破家亡,人不由得消瘦苍老.尤其是拜别祖先的那天,匆忙之中,偏偏又听到教坊里演奏别离的曲子.又增伤感,不禁面对宫女恸哭垂泪.
  此词上片写繁华下片写亡国,由建国写到亡国,极盛转而极衰,极喜而后极悲,中间用\"几曾\",\"一旦\"二词贯穿转折,转的不露痕迹,却有千钧之力.悔恨之情溢于言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作者介绍 李煜简介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

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继位,尊宋为正统,岁贡以保平安。开宝四年(971年)十月,宋太祖灭南汉,李煜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次年,贬损仪制,撤去金陵台殿鸱吻以示尊奉宋廷。开宝八年(975年),李煜兵败降宋,被俘至汴京(今河南开封),授右千牛卫上将军,封违命侯。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月七日,李煜死于汴京,追赠太师,追封吴王。世称南唐后主、李后主。

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关键词解释

  • 消磨

    解释

    消磨 xiāomó

    (1) [wear down;fritter away]∶逐渐消耗;磨灭

    消磨志气

    (2) [idle away;while away]∶消遣,打发时光

    消磨岁月

  • 一旦

    读音:yī dàn

    繁体字:一旦

    短语:假使 要是 要 如 万一 如若 只要 一经 若 使 假设 苟 假若 假定 比方 假如 如果 设 倘若 而 倘

    英语:once

  • 臣虏

    读音:chén lǔ

    繁体字:臣虜

    意思:(臣虏,臣虏)

    1.臣僕,俘虏。
    《韩非子五蠹》:“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臿,以为民先,股无胈,胫不生毛,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
    南唐·李煜

  • 沈腰

    读音:shěn yāo

    繁体字:瀋腰

    意思:《梁书沈约传》载:沈约与徐勉素善,遂以书陈情于勉,言己老病,“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以手握臂,率计月小半分。以此推算,岂能支久?”后因以“沈腰”作为腰围瘦减的代称。
    宋·周

  • 潘鬓

    读音:pān bìn

    繁体字:潘鬢

    意思:(潘鬓,潘鬓)

    1.唐·李德裕《秋日登郡楼望赞皇山感而成咏》:“越吟因病感,潘鬓入秋悲。”
    明·无名氏《石榴花题情》套曲:“我为他只落得心焦无聊,这离情怎消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