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诉衷情·结庐人境羡陶潜》 手持菊颖,山气常佳,欲辨忘言。

手持菊颖,山气常佳,欲辨忘言。

意思:手里拿着花穗,山之气非常好,要想辨别忘言。

出自作者[宋]米友仁的《诉衷情·结庐人境羡陶潜》

全文赏析

这首诗《结庐人境羡陶潜。车马不来喧。胜处自多真趣,飞鸟日相还。心既远,地仍偏。见南山。手持菊颖,山气常佳,欲辨忘言。》是一首对陶渊明隐居生活的高度赞美和模仿的诗。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隐逸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哲理思考。 首先,诗中提到了“结庐人境羡陶潜”,这是对陶渊明隐居生活环境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羡慕。接着,“车马不来喧”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场景,车马不来打扰,只有自然的声音和飞鸟相伴,这种环境让人感到舒适和宁静。 “胜处自多真趣”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环境的喜爱和赞赏,认为这里充满了真正的乐趣和美好。而“飞鸟日相还”则进一步描绘了这种宁静的环境和美好的生活状态,飞鸟每天都会回到这里,享受这里的美好和宁静。 “心既远,地仍偏。见南山。手持菊颖”这几句诗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情感状态。诗人已经远离了世俗的喧嚣和纷扰,来到了一个宁静的地方,看到了南山的美景,手中拿着菊花,享受着山气常佳的美好环境。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哲理思考。 最后,“欲辨忘言”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生活的感悟和体验,他想要表达自己的感受,但却发现言语无法完全表达出这种美好和宁静,只能选择忘言,让心灵去感受和体验这种美好。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陶渊明隐居生活的赞美和模仿,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哲理思考,以及对宁静、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哲理思考,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结庐人境羡陶潜。
车马不来喧。
胜处自多真趣,飞鸟日相还。
心既远,地仍偏。
见南山。
手持菊颖,山气常佳,欲辨忘言。

关键词解释

  • 山气

    读音:shān qì

    繁体字:山氣

    意思:(山气,山气)

    1.山中的云雾之气。
    唐高宗《九月九日》诗:“野净山气歛,林疏风露长。”
    金·元好问《僧寺阻雨》诗:“山气森岑入葛衣,砧声偏与客

  • 忘言

    读音:wàng yán

    繁体字:忘言

    意思:
    1.谓心中领会其意,不须用言语来说明。语本《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三国·魏·曹植《苦思行》:“中有耆年一隐士,鬚髮皆皓然,策杖从我游,教我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