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分香妓空遗臭,无散花魔莫恼禅。
意思:有分香妓女空留下气味,没有散花魔莫恼禅。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即事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非人不暖岂其然,卷起桃笙设艾毡。》是一首描绘冬日生活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人们在寒冷的冬夜中取暖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情的关注。
首句“非人不暖岂其然,卷起桃笙设艾毡。”直接点明主题,描述了人们围坐在火炉旁,借助火光和暖意,彼此交谈、取暖的场景。而“桃笙”在此处,可能指的是一种冬季坐具,它既实用又具有装饰性。艾毡则是指用艾草等材料制成的保暖垫,是当时冬季常用的取暖工具。
“老物可憎吾顿觉,盛时一失汝堪怜。”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在寒冷的冬夜,作者感受到了岁月的无情,那些看似平常的老物件,却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让人感到可憎。这可能是在暗示人们对于生活的态度,应该更加珍惜时光,把握当下。
“有分香妓空遗臭,无散花魔莫恼禅。”这两句诗运用了象征和比喻的手法。前一句“分香妓”可能指的是已经逝去的青春年华,后一句“散花魔”则可能暗指生活中的诱惑和困扰。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生活的深刻理解,提醒人们应该保持内心的平静,不被外界的诱惑和困扰所影响。
最后两句“多谢小处半规月,夜深长伴绛纱边。”以月亮和绛纱为意象,描绘了夜晚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生活的感悟。月亮象征着纯洁和宁静,而绛纱则可能象征着温暖和希望。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生活的感激之情,感谢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一直陪伴着自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冬日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情的关注。它提醒人们应该珍惜时光、保持内心的平静、不被外界的诱惑和困扰所影响,同时也感谢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一直陪伴着自己。这首诗的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