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草痕赤,旧日留血处。
意思:春来草痕赤,过去留血处。
出自作者[明]王稚登的《宗将军战场歌十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射尽白羽箭,战士不肯去。
春来草痕赤,旧日留血处。》是一首描绘战争场面的诗,同时也表达了对战争残酷的反思和对和平的向往。
首句“射尽白羽箭,战士不肯去”,直接描绘了战争的激烈和惨烈。战士们已经用尽了所有的白羽箭,但仍然不肯离开战场,这表现了战士们对于战斗的执着和对于国家的忠诚。同时,也暗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即使箭已射尽,战士们仍然不愿离开战场。
“春来草痕赤,旧日留血处。”第二句则从战场的残酷转向对生命的反思。春天来临,战场上的痕迹却还泛着红色,那是旧日的鲜血留下的痕迹。这里用春草和血痕的对比,进一步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对生命的无情摧残。同时,“痕赤”二字也暗示了时间已经过去,但战争的创伤却依然存在。
整首诗通过描绘战争的残酷和对生命的反思,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战争是残酷的,和平是美好的,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之一。这首诗提醒我们要珍惜和平,反对战争,让世界充满爱与和平。
此外,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通过生动的形象和细节,如“白羽箭”、“春草”、“血痕”等,让读者深刻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对生命的无情摧残。同时,诗中还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春草与血痕、战士的不肯离去与草痕的赤红等对比,进一步突出了战争的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