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用旧韵送普守赴阙》 应记远宗子,茅檐卧高秋。

应记远宗子,茅檐卧高秋。

意思:应记远宗子,茅草屋在深秋。

出自作者[宋]王灼的《用旧韵送普守赴阙》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一位官员的敬仰和赞扬。这位官员在乡村治理方面表现出色,得到了人们的赞誉和信任。诗中通过对官员的描绘,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他的期望和祝福。 首联“圜墙闲木索,南亩富鉏钩”,描绘了乡村的景象,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赞美之情。圜墙是指乡村的围墙,木索是指乡村的木栅栏,南亩是指农田,鉏钩是指农具。这些意象都表达了乡村生活的朴素和自然,同时也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颔联“人谓贤使君,治术本轲丘”,表达了对这位官员的赞美之情。贤使君是对官员的美称,治术是指治理国家的策略和方法。这里表达了人们对这位官员的信任和期望,认为他是一位贤能的官员,能够以自己的治理方法为国家做出贡献。 颈联“丹禁颇念远,白简频黜幽”,描绘了官员在朝廷中的处境和遭遇。丹禁是指朝廷,颇念远是指思念远方,白简是指官员的奏折。这里表达了官员在朝廷中的艰难处境,频繁被贬谪,但仍然不放弃自己的信念和理想。 尾联“应记远宗子,茅檐卧高秋”,表达了对这位官员的祝福和期望。远宗子是指远方的亲戚或故人,茅檐是指简陋的房屋。这里表达了希望这位官员能够记住远方的故人,过上安稳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乡村生活的赞美和对官员的敬仰,表达了对淳朴、自然、善良、美好的生活的向往和对公正、廉洁、仁爱等价值观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官员在艰难处境中仍然坚守信念和理想的敬意和赞扬。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圜墙闲木索,南亩富鉏钩。
人谓贤使君,治术本轲丘。
丹禁颇念远,白简频黜幽。
那知牧养手,安坐穷山陬。
国是久已定,谅非卿士谋。
除书下八行,仁风被九州。
自怜登门旧,长裾曳齐邹。
送公朝帝所,别语不忍休。
腰组挂银黄,刻日赐通侯。
应记远宗子,茅檐卧高秋。

关键词解释

  • 宗子

    引用解释

    1.古代宗法制度称大宗的嫡长子。《诗·大雅·板》:“怀德维寧,宗子维城。无俾城坏,无独斯畏。” 郑玄 笺:“宗子,谓王之适子。”《礼记·大传》“别子为祖,继别为宗” 汉 郑玄 注:“别子谓公子若始来在此国者,后世以为祖也。别子之世适也,族人尊之为大宗,是宗子也。” 唐 刘知几 《史通·世家》:“至於 汉 代则不然,其宗子称王者,皆受制

  • 茅檐

    读音:máo yán

    繁体字:茅檐

    英语:thatched cottage

    意思:
     茅屋。
    宋辛弃疾《清平乐》词:“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宋刘克庄《田舍即事》诗之七:“生

  • 应记

    读音:yìng jì

    繁体字:應記

    意思:(应记,应记)
    谓与所记的符合。
    《汉书薛宣传》:“宣察湛有改节敬宣之效,乃手自牒书,条其姦臧,封与湛……谌自知罪臧皆应记,而宣辞语温润,无伤害意。”

  • 高秋

    读音:gāo qiū

    繁体字:高秋

    意思:
    1.天高气爽的秋天。
    南朝·梁·沈约《休沐寄怀》诗:“临池清溽暑,开幌望高秋。”
    唐·钱起《江行无题》诗之四一:“见底高秋水,开怀万里天。旅吟还有伴,沙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