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大茅岭东新居忆亡子从真》 真静一时变,坐起唯从心。

真静一时变,坐起唯从心。

意思:真静一个时变,坐起来只从心。

出自作者[唐]顾况的《大茅岭东新居忆亡子从真》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人生无常、生死离别、寻求真理和内心平静的。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1. 诗的开头,“谷鸟犹呼儿,山人夕沾襟。”描绘了一种悲凉的氛围,谷鸟啼鸣,山间夜色中,诗人却只能眼看着故人离世,只能以泪水表达哀痛。这种描绘为读者展示了生离死别的痛苦和无奈。 2. “东门忧不入,西河遇亦深。”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际遇的深深忧虑和对于过去经历的深深怀念。一方面,他对于未来的忧虑无法进入,另一方面,他对过去的经历感到深深的怀念。 3. “大象无停轮,倏忽成古今。”这里诗人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深深感慨。他看到了大象(可能指代宇宙)的无尽轮转,而自己的一生也如同瞬间过去,成为了历史。这种对比展示了人生的短暂和宇宙的永恒,引发了对生命意义的深思。 4. “其夭非不幸,炼形由太阴。”这里的“其夭非不幸”表达了对生死轮回的理解和接受,认为生命的消逝并非不幸,而是另一种形式的开始。而“炼形由太阴”可能指的是修炼或修行,通过这种方式达到内心的平静和超越生死。 5. “凡欲攀云阶,譬如火铸金。”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追求真理和超越的渴望。他希望能够攀登云阶,达到更高的境界,就像火铸金一样,经过炼烧才能成为真正的金子。 6. “软草被汀洲,鲜云略浮沈。”这里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软草、鲜云,这些意象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为读者展示了一个宁静、美好的世界。 7. “真静一时变,坐起唯从心。”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平静的追求。他认为真正的平静并非外在的安静,而是内心的平静,这种平静是可以随着自己的心境而改变的。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生死离别、人生无常、寻求真理和内心平静等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和存在的深刻思考和理解。它提醒我们要珍惜当下,接受生死轮回,追求真理和内心的平静。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谷鸟犹呼儿,山人夕沾襟。
怀哉隔生死,怅矣徒登临。
东门忧不入,西河遇亦深。
古来失中道,偶向经中寻。
大象无停轮,倏忽成古今。
其夭非不幸,炼形由太阴。
凡欲攀云阶,譬如火铸金。
虚室留旧札,洞房掩闲琴。
泉源登方诸,上有空青林。
仿佛通寤寐,萧寥邈微音。
软草被汀洲,鲜云略浮沈。
赪景宣叠丽,绀波响飘淋。
石窟含云巢,迢迢耿南岑。
悲恨自兹断,情尘讵能侵。
真静一时变,坐起唯从心。
第二百六十五卷
作者介绍
顾况(生卒年不详),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汉族,唐朝海盐人,(今在浙江海宁境内)人。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有《华阳集》行世。

关键词解释

  • 一时

    读音:yī shí

    繁体字:一時

    短语:期 时期 时 时代 秋

    英语:momentary

    意思:(一时,一时)

    1.一个季度。
    《国语

  • 真静

    读音:zhēn jìng

    繁体字:真靜

    意思:(真静,真静)
    静谧。
    清·周亮工《与张瑶星》:“空山落叶,光景更真静者,于此中自有玄契,城市中人可想而不可即也。”

    解释:1.

  • 从心

    读音:cóng xīn

    繁体字:從心

    意思:(从心,从心)
    I

    1.顺从意愿。
    唐·顾况《大茅岭东新居忆亡子从真》诗:“真静一时变,坐起唯从心。”

    2.见“从心所欲”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