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水龙吟.庐山雾》 又批封却障,忽开半面,分明见、青螺髻。

又批封却障,忽开半面,分明见、青螺髻。

意思:又批封却障碍,忽然开半面,分明看见、青螺形发髻。

出自作者[现代]叶圣陶的《水龙吟.庐山雾》

全文创作背景

《水龙吟·庐山雾》是现代文学家叶圣陶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描写了庐山的雾景,展现了其独特的美感。关于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并没有明确的公开资料。但我们可以推测,叶圣陶在游览庐山时,被庐山雾景的美丽所吸引,产生了创作的冲动,从而写下了这首词。他通过对庐山雾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庐山雾景难描,影机画笔都无济。
晴峦叠翠,倏萦一缕,缟裾轻曳,顿失前峰,旋迷旁壑,混茫而已。
又批封却障,忽开半面,分明见、青螺髻。
楼外丛杉挺峙,似迷藏、与人游戏。
近株已隐,远株尤显,霎时更检替。
变复多端,无分远近,影形俱翳。
但排窗雾人,沾衣润席,够清凉意。
作者介绍 袁宏道简介
叶圣陶(1894—1988),男,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1916年,进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尚公学校执教,推出第一个童话故事《稻草人》。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1923年,发表长篇小说《倪焕之》。

1949年后,先后出任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民进中央主席。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是第一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

1988年2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关键词解释

  • 螺髻

    读音:luó jì

    繁体字:螺髻

    意思:
    1.螺壳状的髮髻。
    晋·崔豹《古今注鱼虫》:“童子结髮,亦为螺髻,亦谓其形似螺壳。”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乐府一》:“﹝晁补之《嘲白氏词》﹞困倚妆臺,

  • 明见

    读音:míng jiàn

    繁体字:明見

    意思:(明见,明见)

    1.明白看到;明显见于。
    《庄子知北游》:“明见无值,辩不若默。”
    《史记张仪列传》:“夫赵王之很戾无亲,大王之所明见,

  • 面分

    读音:miàn fēn

    繁体字:麵分

    意思:
    1.情面;情分。
    《朱子语类》卷七二:“人人面分上说一般话。”
    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三摺:“君侯若不饮呵,是无主公的面分了。”
    元·孙

  • 青螺

    读音:qīng luó

    繁体字:青螺

    意思:
    1.螺的一种。壳形椭圆,表面稍暗,杂有斑纹。可食。大者其壳可制酒器。
    宋·曾巩《南湖行》之一:“断瓶取酒饮如水,盘中白笋兼青螺。”
    宋·范成大《桂海虞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