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杂咏一百首·支遁》 林公少须发,澄观欠冠巾。

林公少须发,澄观欠冠巾。

意思:林公胡须头发少,元澄观欠冠巾。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杂咏一百首·支遁》

全文创作背景

《杂咏一百首·支遁》是宋朝诗人刘克庄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诗的内容主要描述了东晋高僧支遁的隐居生活。支遁,字道林,世称支公,东晋高僧,佛门般若学即色宗的代表人物。他出家后隐居在利城境内的山区。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支遁的隐居生活以及刘克庄对隐逸高士的敬仰有关。 刘克庄通过对支遁隐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这位高僧弃绝尘俗,归依自然的决心的赞赏。同时也借古喻今,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若以色见我,几于貌失人。
林公少须发,澄观欠冠巾。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林公

    读音:lín gōng

    繁体字:林公

    意思:对晋僧支遁(字道林)的尊称。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王长史叹林公:‘寻微之功,不减辅嗣。’”唐·耿湋《题藏公院》诗:“古院林公住,疏篁近井桃。俗年人见少,禅地自

  • 须发

    读音:xū fà

    繁体字:須發

    短语:金发 假发 短发

    英语:beard and hair

    意思:(参见须髮,鬚髮)

    解释:1.胡子和头

  • 冠巾

    读音:guàn jīn

    繁体字:冠巾

    意思:I

    1.冠和巾。古代用以区别士和庶人。
    《释名释首饰》:“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亦泛指头巾。
    唐·韩愈《送僧澄观》诗:“向风长叹不可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