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千秋岁·江头苑外》 人已去,词空在。

人已去,词空在。

意思:人已经离开了,词空在。

出自作者[宋]晁补之的《千秋岁·江头苑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江头苑外》是一首对古代朝堂退朝后,宴饮欢聚场景的生动描绘,同时也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人事变迁的感慨。 首句“江头苑外,常记同朝退”描绘了朝堂退朝后,众人一同离开朝堂,来到江头苑外,享受片刻的自由与欢聚。这里的“常记”表达了作者对这一时刻的深深怀念。 “飞骑轧,鸣珂碎。齐讴云绕扇,赵舞风回带”四句,形象地描绘了宴饮时的热闹场景:骑马的官员们往来穿梭,马蹄声轧轧,玉珂声碎,人们齐声歌唱,歌舞升平。 “岩鼓断,杯盘藉草犹相对”描绘了宴饮的欢乐中又带有几分醉意,大家席地而坐,击鼓作乐,杯盘狼藉,笑语喧哗,尽情欢饮。 “洒涕谁能会,醉卧藤阴盖”两句,作者表达了对这种欢乐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感慨。他在藤阴下醉卧,涕泪满襟,却无人能懂他的心境。 “人已去,词空在”是对人事变迁的感慨,曾经共饮的人已经离去,只剩下空空的词章记录着过去的欢聚。 “兔园高宴悄,虎观英游改”进一步表达了对逝去的时光和改变的事实的感慨。曾经的欢乐场所如今已是人去楼空,曾经的欢聚如今已成往事。 最后“重感慨,惊涛自卷珠沈海”则表达了对世事无常、人生短暂的感慨,如同卷起的波涛般汹涌澎湃,让人感慨万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古代宴饮场景的生动描绘,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人事变迁的感慨。诗中既有对欢乐的回忆,又有对现实的无奈和感慨,形成了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情感表达。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江头苑外。
常记同朝退。
飞骑轧,鸣珂碎。
齐讴云绕扇,赵舞风回带。
岩鼓断,杯盘藉草犹相对。
洒涕谁能会。
醉卧藤阴盖。
人已去,词空在。
兔园高宴悄,虎观英游改。
重感慨,惊涛自卷珠沈海。
作者介绍 晁补之简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关键词解释

  • 已去

    读音:yǐ qù

    繁体字:已去

    英语:afterwards

    意思:
     以去;以后。
    《三国志吴志·吕岱传》:“自今已去,国家永无南顾之虞,三郡晏然,无憷惕之惊。”
    晋干宝《搜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