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酬袭美夏首病愈见招次韵》 方灵只在君臣正,篆古须抛点画肥。

方灵只在君臣正,篆古须抛点画肥。

意思:方神灵在你我正,篆古必须抛开点画肥。

出自作者[唐]陆龟蒙的《酬袭美夏首病愈见招次韵》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雨中青合、蛮笺、蕙带、茅斋等自然景物,以及方正、篆字等人文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生的理解。 首句“雨多青合是垣衣”中,“雨多”点明了环境,而“青合”则描绘了青绿色植被的景象,暗示了生命的蓬勃和生机。这句诗以景起兴,引出了诗人的主题。 “垣衣”则是一种象征,代表了生活的朴素和自然,也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一幅蛮笺夜款扉”一句,描绘了夜晚用蛮笺写信的场景,蛮笺是一种精美的纸张,款扉即敲门。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感受,也体现了诗人对人际交往的重视。 “蕙带又闻宽沈约”和“茅斋犹自忆王微”两句,分别借用了沈约和王微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理解。沈约是南朝梁诗人,他以体态消瘦著称;王微则是山水画家,他主张“以形写神”,追求自然的神韵。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无常和短暂的理解,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和尊重。 “方灵只在君臣正,篆古须抛点画肥”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君臣正道的重视,以及对篆字的见解。篆字是一种古老的艺术,但也有一些人认为它过于保守和肥厚。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正道的坚持,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艺术的理解和追求。 最后,“除却伴谈秋水外,野鸥何处更忘机”两句,以野鸥为喻,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自然的向往。只有与秋水相伴,才能找到真正的自由。这句诗也体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敬畏。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自然和人文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生的理解。它体现了诗人对简单、自然、正道、自由的追求,也体现了诗人对生命和艺术的敬畏和尊重。这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雨多青合是垣衣,一幅蛮笺夜款扉。
蕙带又闻宽沈约,茅斋犹自忆王微。
方灵只在君臣正,篆古须抛点画肥。
除却伴谈秋水外,野鸥何处更忘机。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陆龟蒙(?~公元881年),唐代农学家、文学家、道家学者,字鲁望,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长洲(今苏州)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今甪直镇),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陆龟蒙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

关键词解释

  • 点画

    读音:diǎn huà

    繁体字:點畫

    意思:(点画,点画)

    1.文字之点与横竖等笔画。
    隋·王度《古镜记》:“文体似隶,点画无缺,而非字书所有也。”
    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一:“凡飞白以

  • 君臣

    读音:jūn chén

    繁体字:君臣

    英语:the monarch and his subjects

    意思:
    1.君主与臣下。
    《易序卦》:“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

  • 只在

    引用解释

    1.总在;仍在。 宋 苏轼 《殢人娇·赠朝云》词:“朱脣筯点,更髻鬟生彩。这些箇,千生万生只在。” 宋 李莱老 《谒金门》词:“旧恨新愁都只在,东风吹柳带。”《三国志平话》卷中:“见二嫂灵前烧香奠酒啼哭, 关公 笑曰:二嫂休哭,哥哥只在里。”

    2.就在。 唐 贾岛 《寻隐者不遇》诗:“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水浒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