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栖贤寺三峡桥》 上人指断岸,犹带初拆痕。

上人指断岸,犹带初拆痕。

意思:上人指断岸,还带着刚拆封痕迹。

出自作者[宋]杨万里的《题栖贤寺三峡桥》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栖贤与楞伽,初本共一山”,通过描绘山崩、雷雨、神龙出没等场景,表达了禅宗祖师降妖除魔的智慧和勇气。 首先,诗中描绘了山崩的场景,形象生动。“此山拆为两,一溪断中间。” 这句话描绘了山崩的震撼,仿佛山峰被撕裂,溪流也被截断。这种描绘不仅表现了自然的力量,也暗示了人世间的纷争和矛盾。 接着,诗中描绘了神龙的出没。“古潭宅神龙,睡醒厌久跧。” 这里的“神龙”象征着禅宗的精神力量,而“睡醒厌久跧”则暗示着禅宗祖师降妖除魔的决心和勇气。 然后,诗中描绘了禅师降妖除魔的场景。“祖师见之笑,弹指降神奸。” 这句话表现了禅宗祖师的高超智慧和无畏精神,他以弹指之力降服了妖怪,表现了禅宗的“无为而治”的思想。 此外,诗中还描绘了禅师引导雨水的过程。“问天借横蜺,搭渡溪两边。” 这句话表现了禅师的智慧和力量,他借天象引导雨水,表现了禅宗“天人合一”的思想。 最后,诗中表达了作者对禅宗的敬仰和对自然的敬畏。“我来不能去,轻生倚危栏。” 这句话表现了作者对禅宗的深深敬仰,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表现了禅宗祖师降妖除魔的智慧和勇气,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和艺术感染力的诗篇,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栖贤与楞伽,初本共一山。
古潭宅神龙,睡醒厌久跧。
是夕起雷雨,震得天地翻。
此山拆为两,一溪断中间。
下窥黑无地,上攀青到天。
从此两禅寺,路绝不往还。
祖师见之笑,弹指降神奸。
问天借横蜺,搭渡溪两边。
倒倾千崖雪,飞下一玉渊。
余怒尚雷吼,声拔诸峰根。
我来不能去,轻生倚危栏。
忽然心为动,毛骨森以寒。
上人指断岸,犹带初拆痕。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奉新县、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年八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关键词解释

  • 上人

    读音:shàng rén

    繁体字:上人

    英语:A respectful address to a monk or teacher.

    意思:I

    1.道德高尚的人。
    汉·贾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