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初下汉江,舟中作,寄两省给舍》 一食饱至夜,一卧安达晨。

一食饱至夜,一卧安达晨。

意思:一个吃饱到晚上,一个躺在安全抵达清晨。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初下汉江,舟中作,寄两省给舍》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隐逸”,作者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态度,表达了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责任的淡漠。 首段描绘了作者的生活状态,他过着简单的生活,食物简单而充足,睡眠自然而安稳。他不需要为了早晨的拜见或夜晚的守夜而劳累,也不需要为了官职的升迁而努力。他似乎已经忘记了自己曾经是“两掖客”,也就是朝廷的官员。他更像是一个自由自在的扁舟人,享受着他的隐逸生活。 接着,作者又提到他曾经到过郡城,对那里的官员表示了尊重。他仍然关心社会,希望能够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但他也表示出对这种责任的淡漠,他并不急于回报政绩,也不急于离开官场。 最后,作者表达了他的决心,他希望沧浪水能够洗涤他的缨上尘土,也就是世俗的尘埃。这表明他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够远离世俗的困扰,保持内心的清净。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责任的淡漠,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沧浪水的喜爱,希望自己能够像沧浪水一样,保持内心的清净和远离世俗的困扰。这是一种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追求,也是对自由和自然的赞美。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秋水淅红粒,朝烟烹白鳞。
一食饱至夜,一卧安达晨。
晨无朝谒劳,夜无直宿勤。
不知两掖客,何似扁舟人?
尚想到郡日,且称守土臣。
犹须副忧寄,恤隐安疲民。
期年庶报政,三年当退身。
终使沧浪水,濯吾缨上尘。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